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新型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硅酸钴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5页
   ·引言第11页
   ·可充镁电池的研究成果及关键问题第11-13页
   ·镁的表面化学及反应机理第13-17页
   ·可充镁电池一代及二代电解液体系第17-21页
   ·正极材料体系第21-33页
     ·过渡金属硫化物第21-24页
     ·过渡金属氧化物第24-30页
     ·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第30-32页
     ·其他化合物第32-33页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3-35页
第二章 硅酸钴镁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研究第35-59页
   ·引言第35页
   ·实验部分第35-40页
     ·实验仪器及药品第35-36页
     ·一代(Mg(AlCL_2EtBu)_2/THF)电解液的制备第36-37页
     ·MgCoSiO_4 正极材料的制备第37-39页
     ·正极材料的结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9-40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0-57页
     ·高温固相法制备材料的结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0-44页
     ·熔盐法制备材料的结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4-49页
     ·混合溶剂热方法制备材料的结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9-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三章 硅酸钴镁正极材料的改性研究第59-77页
   ·引言第59页
   ·实验部分第59-63页
     ·实验仪器及药品第59-60页
     ·MgCoSiO_4 正极材料的改性实验第60-62页
     ·改性材料的结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第62-63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3-75页
     ·高温固相法改性材料的结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第63-65页
     ·熔盐法改性材料的结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第65-69页
     ·混合溶剂热法改性材料的结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第69-75页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结论第77-78页
   ·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7页
致谢第87-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级电容器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高性能硅基复合电极设计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