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7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3-15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5-17页 |
·理论基础 | 第17-33页 |
·熵理论及其应用现状 | 第17-22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研究现状 | 第22-30页 |
·复杂系统及脆性理论背景 | 第30-33页 |
·论文的思路和内容 | 第33-36页 |
·研究思路 | 第33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33-34页 |
·研究方法 | 第34页 |
·主要的创新点 | 第34页 |
·论文的框架 | 第34-36页 |
第二章 基于熵的矿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 | 第36-48页 |
·基于熵的矿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6-39页 |
·基于熵的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分析 | 第39-42页 |
·矿业生产活动必然是一个熵增的过程 | 第40-41页 |
·负熵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第41-42页 |
·基于耗散结构的矿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 第42-45页 |
·建立矿业可持续发展的熵变模型 | 第45-46页 |
·矿业复杂系统的研究与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 第46-48页 |
第三章 熵与矿业复杂系统的动态分析 | 第48-64页 |
·矿业复杂系统的内涵 | 第48-50页 |
·整个矿业体系是否为一个复杂系统 | 第48-49页 |
·矿业复杂系统的特性 | 第49-50页 |
·基于耗散结构的矿业复杂系统的动态分析 | 第50-52页 |
·矿业复杂系统的冲击力、承载力及反馈力的动态分析 | 第52-63页 |
·冲击力的概念及其要素 | 第52-53页 |
·承载力的概念及其要素 | 第53-61页 |
·反馈力的概念及其要素 | 第61-63页 |
·负熵与系统冲击力、承载力和反馈力的关系 | 第63-64页 |
第四章 负熵的引入量与系统的熵增计算 | 第64-73页 |
·资源熵的定义 | 第64-65页 |
·资源熵的计算依据和公式推导 | 第65-68页 |
·资源熵的热力学依据 | 第65-66页 |
·资源熵的计算公式推导 | 第66-68页 |
·负熵的引入量与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 第68-72页 |
·负熵的含义与组成 | 第69-71页 |
·引入负熵后熵增公式模型的建立和计算方法 | 第71-72页 |
·矿业复杂系统熵增的含义与矿业可持续发展 | 第72-73页 |
第五章 负熵的引入契机与系统的脆性分析 | 第73-92页 |
·矿业复杂系统的脆性特性 | 第73-76页 |
·基于负熵资源的脆性博弈与仿真 | 第76-83页 |
·矿业复杂系统演化的脆性联系熵 | 第76页 |
·矿业复杂系统子系统脆性的非合作博弈 | 第76-78页 |
·矿业复杂系统脆性模拟仿真 | 第78-83页 |
·基于突变理论的系统脆性分析 | 第83-89页 |
·矿业复杂系统脆性的数学描述 | 第83-84页 |
·建立脆性函数 | 第84-87页 |
·基于突变理论对矿业复杂系统的脆性分析 | 第87-89页 |
·负熵与系统脆性的关系 | 第89-91页 |
·恰当的负熵引入时机和位置是系统健康演化的关键 | 第89-90页 |
·负熵的恰当引入与矿业可持续发展 | 第90-91页 |
·小结 | 第91-92页 |
第六章 负熵的利用效率与矿业复杂系统的仿生态结构分析 | 第92-103页 |
·矿业复杂系统的仿生态系统特性分析 | 第92-97页 |
·矿业复杂系统的仿生态系统特性 | 第93-94页 |
·利用仿生态系统特性建立矿业负熵流资源利用模型 | 第94-97页 |
·负熵的利用效率与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 第97-102页 |
·矿业可持续发展的负熵流模型 | 第98-99页 |
·负熵的利用效率与矿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 第99-102页 |
·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七章 云南铜业复杂系统的实例研究 | 第103-144页 |
·选择云南铜业的原因 | 第103-104页 |
·负熵的引入量与云铜复杂系统熵增实例计算 | 第104-115页 |
·云铜某铜矿山的熵增计算 | 第104-111页 |
·系统不同生产方式的熵增比较 | 第111-115页 |
·基于熵的云南铜业集团的铜循环分析 | 第115-125页 |
·信息熵公式推导和物质流分析原理 | 第115-118页 |
·云南铜业集团铜循环的熵分析 | 第118-125页 |
·云铜矿业复杂系统的脆性分析与负熵引入的契机 | 第125-137页 |
·基于突变理论的云铜复杂系统的脆性分析 | 第126-134页 |
·利用系统特性转化为突变模型分析系统脆性 | 第134-137页 |
·负熵与系统脆弱性的讨论 | 第137页 |
·负熵的利用效率与云铜系统的模拟仿生态食物链模型建立 | 第137-141页 |
·云南铜业系统实例分析——小结 | 第141-142页 |
·通过对云铜矿业系统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后的建议和总结 | 第142-144页 |
第八章 主要结论 | 第144-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53页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主要发表论文和进行的课题研究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