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关键词) | 第1-6页 |
英文摘要(关键词) | 第6-7页 |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一) 中学德育在学校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7页 |
(二) 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 第7-8页 |
二、本研究的目的 | 第8页 |
第二部分 德育理论研究概述 | 第8-14页 |
一、国内外德育理论 | 第8-12页 |
(一) 国外德育理论 | 第8-10页 |
(二) 学校德育在我国历史上的变迁沿革 | 第10-12页 |
二、德育问题研究的内容及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一) 主体性德育思想的确立 | 第12页 |
(二) 个性教育 | 第12-13页 |
(三) 责任教育 | 第13页 |
(四) 德育功能 | 第13-14页 |
(五) 反对道德灌输 | 第14页 |
(六) 生活世界—道德教育的根基 | 第14页 |
第三部分 造成当前中学阶段德育低效的原因 | 第14-19页 |
一、传统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局限 | 第14-15页 |
二、当前我国中学德育低效存在的具体表现 | 第15-18页 |
(一) 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德育思想滞后 | 第16页 |
(二) 德育内容陈旧、脱离学生实际 | 第16页 |
(三) 德育方法简单、呆板,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 第16-17页 |
(四) 德育途径封闭单一、缺乏合力 | 第17页 |
(五) 德育评价 | 第17-18页 |
三、影响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因素 | 第18-19页 |
(一) 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 | 第18页 |
(二) 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削弱了中学德育功能 | 第18页 |
(三) 中学德育本身的缺陷 | 第18-19页 |
第四部分 国外德育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19-21页 |
一、国外德育教育的具体特点——以美国为例 | 第19-20页 |
(一) 内容上突出“责任”中心 | 第19-20页 |
(二) 形式灵活,渠道宽广,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 第20页 |
(三) 美国学校寓德育教育于管理工作之中,将教育与管理有机结合 | 第20页 |
二、美国的德育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第20-21页 |
第五部分 改进中学阶段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 第21-26页 |
一、落实德育对象的主体性 | 第21-22页 |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指导新思想 | 第21页 |
(二) 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德育观 | 第21-22页 |
二、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 | 第22-23页 |
(一) 时代呼唤着高尚的师德,德育教育渴求师爱 | 第22页 |
(二) 教师要更好地教育学生,就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 | 第22-23页 |
(三) 德育教师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 第23页 |
三、构建德育教育网络 | 第23页 |
四、更新德育内容 | 第23-24页 |
(一) 有效地选取德育内容 | 第23-24页 |
(二) 设置科学的德育课程 | 第24页 |
五、改革评价方式 | 第24-26页 |
(一) 德育评价需要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建设 | 第24-25页 |
(二) 推出《成长册》的评价新途径 | 第25-26页 |
注释 | 第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附录1 | 第28-29页 |
附录2 | 第29-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