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有色金属冶炼论文--重金属冶炼论文--镍论文

低品位镍红土矿湿法冶金提取基础理论及工艺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39页
   ·镍的性质及主要用途第15-16页
     ·镍的性质第15-16页
     ·镍的主要用途第16页
   ·镍的生产与消费第16-20页
     ·全球镍生产与消费第16-18页
     ·我国镍生产与消费第18-20页
   ·镍的资源状况第20-26页
     ·镍的发现及开发历史第20页
     ·镍的资源特点第20-23页
     ·镍红土矿资源及其开发现状第23-26页
   ·镍红土矿处理工艺概况第26-37页
     ·火法处理工艺第27-30页
     ·湿法处理工艺第30-35页
     ·生物浸出工艺第35-36页
     ·氯化离析工艺第36页
     ·微波浸出工艺第36-37页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7-39页
     ·本课题研究背景第37-38页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38-39页
第二章 实验原料、方法及流程第39-52页
   ·矿石原料第39-44页
     ·矿石来源及矿床特点第39页
     ·化学组成分析第39-40页
     ·物相结构分析第40-42页
     ·元素赋存状态分析第42-44页
     ·原料分析结论及适应性工艺选择第44页
   ·化学试剂与实验设备第44-46页
     ·化学试剂第44-45页
     ·仪器设备第45-46页
   ·实验方法及流程第46-47页
     ·镍红土矿还原焙烧-氨浸实验第46页
     ·镍红土矿硫酸化焙烧-浸出实验第46-47页
     ·镍红土矿常压盐酸浸出实验第47页
   ·分析与检测第47-52页
     ·元素分析第47-49页
     ·浸出率计算第49页
     ·铁还原度计算第49页
     ·样品检测与表征第49-52页
第三章 镍红土矿还原焙烧-氨浸理论及工艺研究第52-91页
   ·引言第52页
   ·还原焙烧过程热力学分析第52-56页
     ·热力学数据及计算第53-55页
     ·还原焙烧过程主要反应热力学平衡图第55-56页
   ·氨浸过程热力学分析第56-62页
     ·热力学数据及计算第56-60页
     ·氨浸过程Me-NH_3-H_2O体系E-pH图第60-62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2-74页
     ·原料粒度的影响第63页
     ·还原剂用量的影响第63-64页
     ·焙烧温度的影响第64-66页
     ·焙烧时间的影响第66-67页
     ·氨浸温度的影响第67-68页
     ·氨浸时间的影响第68-70页
     ·氨浸NH_3/CO_2的影响第70-71页
     ·矿浆浓度的影响第71-72页
     ·通氧速率的影响第72-73页
     ·综合实验第73-74页
   ·还原焙烧过程优化实验设计第74-83页
     ·响应曲面法介绍第74-75页
     ·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第75-78页
     ·还原剂用量与焙烧温度的交互影响第78-80页
     ·还原剂用量与焙烧时间的交互影响第80-81页
     ·焙烧温度与焙烧时间的交互影响第81-82页
     ·优化条件确定第82-83页
   ·氨浸过程动力学研究第83-89页
     ·动力学理论及方法第83-85页
     ·浸出动力学曲线第85-87页
     ·表观活化能和控制步骤第87-89页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四章 镍红土矿硫酸熟化焙烧-浸出理论及工艺研究第91-139页
   ·引言第91页
   ·硫酸化焙烧过程热力学分析第91-95页
     ·热力学数据及计算第91-94页
     ·硫酸熟化焙烧过程主要反应△_rG~(?)-T图第94-95页
   ·焙烧产物氨浸过程热力学分析第95-107页
     ·热力学数据及计算第96-104页
     ·焙烧产物氨浸过程Me-NH_3-CO_3~(2-)-H_2O体系lg[Me]_T-pH图第104-107页
   ·硫酸熟化焙烧-水浸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07-117页
     ·硫酸加入量的影响第107-108页
     ·水加入量的影响第108-109页
     ·焙烧温度的影响第109-111页
     ·焙烧时间的影响第111-112页
     ·原料粒度的影响第112页
     ·硫酸钠加入量的影响第112-114页
     ·矿浆浓度的影响第114-115页
     ·综合实验第115-117页
   ·焙烧产物氨浸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17-124页
     ·氨浓度的影响第117-118页
     ·铵盐种类和浓度的影响第118-121页
     ·矿浆浓度的影响第121-122页
     ·氨浸温度的影响第122-123页
     ·氨浸时间的影响第123页
     ·综合实验第123-124页
   ·硫酸化焙烧过程优化实验设计第124-132页
     ·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第124-127页
     ·硫酸加入量与焙烧温度的交互影响第127-128页
     ·硫酸加入量与焙烧时间的交互影响第128-130页
     ·焙烧温度与焙烧时间的交互影响第130-131页
     ·优化区域确定第131-132页
   ·硫酸熟化焙烧过程动力学研究第132-136页
     ·硫酸化动力学曲线第133-135页
     ·表观活化能和控制步骤第135-136页
   ·本章小结第136-139页
第五章 镍红土矿常压盐酸浸出过程理论及工艺研究第139-153页
   ·引言第139页
   ·常压盐酸浸出过程热力学分析第139-142页
     ·热力学数据及计算第139-141页
     ·常压盐酸浸出过程主要反应△_rG~(?)-T图第141-142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42-147页
     ·酸料比的影响第142页
     ·浸出温度的影响第142-143页
     ·浸出时间的影响第143-144页
     ·矿浆浓度的影响第144-145页
     ·原料粒度的影响第145页
     ·Cl~-浓度的影响第145-146页
     ·综合实验第146-147页
   ·常压盐酸浸出过程动力学研究第147-152页
     ·浸出动力学曲线第147-150页
     ·表观活化能和控制步骤第150-152页
   ·本章小结第152-15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53-156页
   ·结论第153-155页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155-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71页
致谢第171-172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172-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硫铝土矿中硫在溶出过程中的行为及除硫工艺研究
下一篇:大型有色冶炼企业铁路运输智能优化调度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