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犯罪学方法发展溯考 | 第12-17页 |
第一节思辩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实证方法 | 第14-15页 |
一、犯罪人类学派的实证初探 | 第14页 |
二、犯罪社会学派的实证运用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犯罪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一、思辩与实证 | 第15-16页 |
二、定性与定量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犯罪学实证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第一节 犯罪学实证研究现状概述 | 第17-19页 |
一、思辩主导,文献一统天下 | 第17-18页 |
二、实证研究,质量参差不齐 | 第18-19页 |
第二节 中国犯罪学实证研究的现状 | 第19-24页 |
一、研究范围 | 第19-20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20-21页 |
三、研究结果 | 第21-24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困境的原因 | 第24-33页 |
第一节 历史遗留难突破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数据收集渠道受阻 | 第25-27页 |
一、官方公布资料少,数据收集困难多 | 第25-26页 |
二、实务部门不配合,各为利益不合作 | 第26-27页 |
三、问卷调查难度大,调研对象不理会 | 第27页 |
第三节 数据暗数和数据失真 | 第27-29页 |
第四节 配套机制不健全 | 第29-31页 |
一、研究经费难筹措,经费保障不充足 | 第29页 |
二、评定体制不科学,结果导向不合理 | 第29-31页 |
第五节 专业教育不合理 | 第31-33页 |
一、专业教育不尽合理 | 第31-32页 |
二、专业教育的调整方向 | 第32-33页 |
第五章 犯罪学实证研究困境的解决途径 | 第33-43页 |
第一节 突破传统思辩思维 | 第33-34页 |
第二节 采用多种方法拓宽数据收集渠道 | 第34-40页 |
一、资料收集层面 | 第35-37页 |
二、资料分析层面 | 第37-40页 |
第三节 开展犯罪学实证方法教育 | 第40-42页 |
一、加强犯罪学的方法论教育,解决教育中的方法论缺失 | 第40-41页 |
二、开展开放的跨学科教育,吸收各学科研究方法为犯罪学实证 研究所用 | 第41页 |
三、坚持定性和定量结合,思辩与实证结合的犯罪学教育 | 第41-42页 |
四、提高研究生素质,加强实证类方法课程的讲授 | 第42页 |
第四节 多策并举 | 第42-43页 |
一、建立被害调查和自我报告制度 | 第42-43页 |
二、改革评价体制 | 第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