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导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状况与发展趋势 | 第10-15页 |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总体情况与趋势 | 第10-11页 |
二、学界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状况的观点 | 第11-13页 |
(一) 未成年人犯罪的总体趋势 | 第11-12页 |
(二) 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特征 | 第12-13页 |
三、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状况的基本判断与结论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及其对地方立法的影响 | 第15-25页 |
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定与颁行 | 第16-20页 |
(一) 《预防法》的制定背景 | 第16页 |
(二) 《预防法》的制定颁布过程 | 第16-17页 |
(三) 《预防法》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 第17-18页 |
(四) 《预防法》的作用 | 第18-19页 |
(五) 《预防法》存在的不足 | 第19-20页 |
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地方立法的影响 | 第20-25页 |
(一) 地方性立法的名称 | 第21页 |
(二) 地方性立法的结构 | 第21-22页 |
(三) 地方性立法的基本内容 | 第22-23页 |
(四) 地方性立法存在的争议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地方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法的必要性 | 第25-30页 |
一、制定《预防条例》是承认未成年人特殊性的举措 | 第26-27页 |
二、制定《预防条例》是健全未成年人法律体系的举措 | 第27-29页 |
三、制定《预防条例》是新形势下预防犯罪工作的要求 | 第29-30页 |
(一) 制定地方预防条例是地方预防犯罪工作的必然要求 | 第29-30页 |
(二) 预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要求地方预防条例的出台 | 第30页 |
第四章 地方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法的重要性 | 第30-35页 |
一、有助于提高预防犯罪工作的整体效果 | 第31-32页 |
二、有助于开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新局面 | 第32页 |
三、压缩了未成年人进行犯罪的空间环境 | 第32-34页 |
四、积极回应了目前的热点问题 | 第34-35页 |
第五章 制定地方性预防条例的紧迫性 | 第35-38页 |
一、预防未成人犯罪工作稳定发展的需要 | 第36页 |
二、成熟的经验上升为法律,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 第36-37页 |
三、制定地方预防条例是解决法律适用冲突的要求 | 第37-38页 |
第六章 地方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法的内容选择 | 第38-44页 |
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的体例 | 第38-41页 |
(一) 未成年人犯罪的一般预防 | 第39-40页 |
(二) 未成年人犯罪的临界预防 | 第40-41页 |
(三) 未成年人犯罪的再犯预防 | 第41页 |
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的指导原则 | 第41-42页 |
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的协调机构 | 第42-43页 |
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的工作对象 | 第43-44页 |
第七章 基本结论和建议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53页 |
附录 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建议稿) | 第53-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