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篇章结构 | 第13页 |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3-15页 |
2. 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15-28页 |
·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 | 第15-18页 |
·制度的涵义 | 第15-16页 |
·制度的功能 | 第16-17页 |
·制度变迁 | 第17-18页 |
·监管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第18-25页 |
·信用管理的金融监管理论 | 第19页 |
·强调约束的金融监管理论 | 第19-21页 |
·注重效率的监管理论 | 第21-23页 |
·规则引导的监管理论 | 第23-25页 |
·现代金融监管理论 | 第25-28页 |
·金融脆弱性理论 | 第25-26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6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6-27页 |
·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效应 | 第27-28页 |
3.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历史变迁 | 第28-37页 |
·建国初期至1984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一统"金融体系的"自我管理" | 第28-30页 |
·1984-1992年,分业经营,集中监管体制阶段 | 第30-32页 |
·1992-2003年,混业监管向分业监管过度 | 第32-35页 |
·2004年至今,金融监管的探索阶段 | 第35-37页 |
4. 后危机时代金融市场的特点 | 第37-46页 |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 | 第37-38页 |
·国内金融总量波动明显 | 第38-40页 |
·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重新洗牌 | 第40-41页 |
·金融市场结构调整 | 第41-44页 |
·金融创新与金融抑制并存 | 第44-46页 |
5. 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取向 | 第46-55页 |
·我国金融监管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 | 第46-48页 |
·金融监管主要以政府行政控制为主,监管理念相对落后 | 第46页 |
·混业经营的趋势和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导致交叉监管和监管真空 | 第46-47页 |
·风险防范能力不足 | 第47页 |
·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 | 第47-48页 |
·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新的机遇和风险 | 第48-50页 |
·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机遇 | 第48页 |
·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新的风险 | 第48-50页 |
·我国金融监管改进对策及应避免的误区 | 第50-55页 |
·我国金融监管改进对策 | 第50-52页 |
·我国金融监管应避免的误区 | 第52-55页 |
6. 不足与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