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社区首诊制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概念阐述 | 第17-19页 |
·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 | 第17页 |
·全科医生的概念 | 第17-18页 |
·社区首诊制的概念 | 第18页 |
·双向转诊制的概念 | 第18-19页 |
·社区首诊制的起源与发展 | 第19-20页 |
·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0-22页 |
·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 第20-21页 |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 第21-22页 |
·卫生服务公平性理论 | 第22-24页 |
第3章 山东省临沂市推行社区首诊制的调查分析 | 第24-39页 |
·临沂市的基本概况及社区首诊制开展现状 | 第24-25页 |
·临沂市基本概况 | 第24页 |
·临沂市社区首诊制实施的初步成效 | 第24-25页 |
·临沂市社区首诊制实施内容 | 第25页 |
·临诉市社区首诊制调查分析 | 第25-36页 |
·临沂市被调查社区居民基本情况 | 第25-28页 |
·社区居民就诊情况 | 第28-30页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设备配置运用情况 | 第30-32页 |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素质情况 | 第32-33页 |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综合医院的转诊情况 | 第33-34页 |
·调查访谈 | 第34-36页 |
·临沂市社区首诊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居民选择到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就诊的意识不强 | 第36页 |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设施配置不完善 | 第36页 |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素质教育低,医疗技术水平低 | 第36-37页 |
·未能与大中型医院实现双向转诊的体制 | 第37页 |
·社区首诊与医疗保险制度衔接不够 | 第37页 |
·各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 | 第37-39页 |
第4章 国内外社区首诊制度实施情况及启示 | 第39-46页 |
·国外的社区首诊制 | 第39-41页 |
·英国 | 第39-40页 |
·美国 | 第40页 |
·澳大利亚 | 第40-41页 |
·国内先进城市的社区首诊制 | 第41-44页 |
·深圳 | 第41-42页 |
·武汉 | 第42-43页 |
·青岛 | 第43-44页 |
·启示 | 第44-46页 |
第5章 临沂市完善社区首诊制的对策 | 第46-52页 |
·政策保障——以政府为主导,发挥政府在社区首诊制度中的作用 | 第46-48页 |
·扩大宣传力度,深化居民到社区首诊的意识 | 第46-47页 |
·落实医疗保障政策,将社区医疗与医疗保险有效地衔接 | 第47页 |
·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职能所在,合理分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医院的转诊工作 | 第47-48页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良性运行保障——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自身建设 | 第48-49页 |
·拓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集的渠道 | 第48页 |
·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化建设 | 第48-49页 |
·规范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内部管理考核制度 | 第49页 |
·设置中医药服务参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第49页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政策保障——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水平 | 第49-51页 |
·深化医学教育体系改革,实现全科医学教育规范化、高素质、高层次 | 第49-50页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培训模式,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50页 |
·多渠道引进优秀人才 | 第50-51页 |
·大中型综合医院对口支援保障——加强医疗机构间的协作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1 | 第57-59页 |
附录2 | 第59-61页 |
附录3 | 第61-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