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山东商贾精神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绪论 | 第13-23页 |
| (一) 本领域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二) 选题的确立及主要概念 | 第17-20页 |
| (三) 本文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第20-21页 |
| (四)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1页 |
| (五) 本文的主要结构框架 | 第21-23页 |
| 第一章 明清山东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23-55页 |
| 第一节 山东地区的人地矛盾及其影响 | 第23-25页 |
| 第二节 山东地区的赋役改革 | 第25-28页 |
| (一) 一条鞭法 | 第26-27页 |
| (二) 摊丁入亩 | 第27-28页 |
| 第三节 便利的商路 | 第28-36页 |
| (一) 发达的水运交通 | 第29-34页 |
| (二) 四通八达的陆运交通 | 第34-36页 |
|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日渐繁荣 | 第36-45页 |
| (一) 农产品的商品化 | 第37-41页 |
| (二) 工矿产品的商品化 | 第41-43页 |
| (三) 水产品的商品化 | 第43-45页 |
| 第五节 商业城镇的兴起 | 第45-50页 |
| 一、临清 | 第46-47页 |
| 二、济宁 | 第47-48页 |
| 三、聊城 | 第48-49页 |
| 四、张秋 | 第49页 |
| 五、周村 | 第49-50页 |
| 第六节 地方官吏对商业秩序的整顿 | 第50-55页 |
| 第二章 商人构成、资本及其经营区域 | 第55-75页 |
| 第一节 商人的人员构成 | 第55-64页 |
| 一、官僚、地主 | 第55-59页 |
| 二、儒生 | 第59-62页 |
| 三、普通百姓 | 第62-64页 |
| 第二节 资本来源 | 第64-68页 |
| 一、自家富余资金 | 第64-65页 |
| 二、倾家所有、小本起家 | 第65-66页 |
| 三、借贷 | 第66-67页 |
| 四、领东家资本 | 第67-68页 |
| 五、其他方式 | 第68页 |
| 第三节 经营区域 | 第68-75页 |
| 一、省内经营 | 第69页 |
| 二、跨省经营 | 第69-72页 |
| 三、漂洋过海 | 第72-75页 |
| 第三章 体现在经营活动中的商贾精神 | 第75-110页 |
| 第一节 勤苦耐劳的创业精神 | 第75-78页 |
| 第二节 诚信不欺的交易原则 | 第78-82页 |
| 第三节 货真价实的质量观 | 第82-84页 |
| 第四节 善待顾客 | 第84-86页 |
| 第五节 因时而变、掌握先机 | 第86-89页 |
| 第六节 “为商之要、在于得人” | 第89-92页 |
| 第七节 广行招徕的宣传策略 | 第92-95页 |
| 第八节 团结互助与商人会馆 | 第95-104页 |
| 一、团结互助 | 第95-96页 |
| 二、会馆 | 第96-104页 |
| 第九节 “借着衙门中的势力” | 第104-110页 |
| 一、结为亲朋 | 第104-106页 |
| 二、合伙经商 | 第106-107页 |
| 三、跻身仕林 | 第107页 |
| 四、逢迎巴结 | 第107-108页 |
| 五、培植士子 | 第108-110页 |
| 第四章 体现在社会伦理中的商贾精神 | 第110-138页 |
| 第一节 孝亲爱悌 | 第110-117页 |
| 一、孝行种种 | 第110-115页 |
| 二、关爱弟兄 | 第115-117页 |
| 第二节 和亲恤族 | 第117-119页 |
| 第三节 真诚待友 | 第119-122页 |
| 第四节 急公好义 | 第122-129页 |
| 一、赈灾救荒 | 第122-124页 |
| 二、热心公益 | 第124-125页 |
| 三、急人之难 | 第125-127页 |
| 四、拾金不昧 | 第127-129页 |
| 第五节 教育情怀 | 第129-134页 |
| 一、由贾复儒、亦贾亦儒 | 第130-131页 |
| 二、重视对子弟的培养 | 第131-132页 |
| 三、兴办义学 | 第132-134页 |
| 第六节 对土地的眷恋 | 第134-138页 |
| 第五章 商贾精神与宗教信仰 | 第138-151页 |
| 第一节 神灵崇奉 | 第138-146页 |
| 一、河神——金龙四大王 | 第138-140页 |
| 二、海神——天妃娘娘 | 第140-143页 |
| 三、文圣——孔子 | 第143-144页 |
| 四、武圣——财神关公 | 第144-146页 |
| 第二节 宗教信仰对其商人伦理的影响 | 第146-151页 |
| 第六章 商贾生活对世风的影响 | 第151-165页 |
| 第一节 逐末趋利之风盛行 | 第151-153页 |
| 第二节 奢侈风气弥漫 | 第153-159页 |
| 一、奢侈的饮食 | 第153-156页 |
| 二、豪华的服饰 | 第156-158页 |
| 三、铺张的婚丧 | 第158-159页 |
| 第三节 市井游艺文化勃兴 | 第159-165页 |
| 一、戏曲 | 第159-161页 |
| 二、博戏 | 第161-162页 |
| 三、灯会 | 第162-165页 |
| 结语 | 第165-1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68-180页 |
| 致谢 | 第180-181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181-182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