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渗透乳化沥青的层间粘结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透层材料及施工工艺的研究 | 第10-11页 |
·层间抗剪强度的研究 | 第11-12页 |
·层间抗剪强度评价方法研究 | 第12-13页 |
·有限元模拟方法 | 第13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3-15页 |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高渗透乳化沥青渗透性能研究 | 第17-36页 |
·概述 | 第17-20页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 第17页 |
·透层的作用机理及作用 | 第17-19页 |
·透层油在实际是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 第19-20页 |
·透层油在实际施工中的注意点 | 第20页 |
·研究方案 | 第20-22页 |
·透层材料 | 第20-22页 |
·试验材料技术性质及组成 | 第22-27页 |
·煤油稀释沥青 | 第23页 |
·乳化沥青 | 第23-24页 |
·改性乳化沥青 | 第24页 |
·高渗透乳化沥青 | 第24页 |
·基层材料技术指标 | 第24-25页 |
·面层材料性质指标及配合比设计 | 第25-27页 |
·渗透试验方案 | 第27-28页 |
·试件制备过程 | 第28页 |
·试验方法介绍 | 第28页 |
·试验过程 | 第28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5页 |
·试验结果 | 第28-30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基层养生龄期对渗透性能影响分析 | 第31-33页 |
·养生温度和涂覆温度对渗透性能影响分析 | 第33页 |
·防水性能研究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高渗透乳化沥青透层抗剪性能研究 | 第36-46页 |
·概述 | 第36-37页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36-37页 |
·层间强度的构成 | 第37-38页 |
·层间抗剪强度影响因素 | 第38-39页 |
·透层材料最佳喷洒量的确定 | 第39-42页 |
·试验模型 | 第39页 |
·试件的制备 | 第39页 |
·试验设备 | 第39-41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页 |
·水损害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抗剪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5页 |
·正交试验方法介绍 | 第42-44页 |
·正交方法分析参数变化对层间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沥青混凝土路面粘结层受力分析 | 第46-68页 |
·有限单元法概述 | 第46页 |
·有限单元法基本原理 | 第46-53页 |
·结构静力分析 | 第46-48页 |
·温度应力分析 | 第48-49页 |
·结构动力分析 | 第49-50页 |
·ABAQUS 中的接触 | 第50-52页 |
·在ABAQUS 中定义接触 | 第52-53页 |
·计算机程序的选用 | 第53-54页 |
·研究方案 | 第54-55页 |
·基本假设与解题方法 | 第55页 |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建立 | 第55-60页 |
·车轮荷载简化模式 | 第55-57页 |
·车轮荷载压力分布 | 第57-58页 |
·结构参数 | 第58页 |
·模型尺寸及单元划分 | 第58-59页 |
·边界条件 | 第59页 |
·层间接触 | 第59-60页 |
·剪应力计算结果 | 第60-67页 |
·超载作用的影响 | 第60页 |
·不含水平荷载的超载情况 | 第60-61页 |
·含水平荷载的超载情况 | 第61页 |
·水平力系数的影响 | 第61-63页 |
·面层厚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面层模量的影响 | 第64页 |
·基层模量的影响 | 第64-65页 |
·层间接触对层间剪应力的影响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高渗透乳化沥青透层油的施工 | 第68-71页 |
·高渗透乳化沥青在国内应用情况 | 第68页 |
·高渗透乳化沥青简介 | 第68-69页 |
·高渗透乳化沥青的存贮 | 第69页 |
·高渗透乳化沥青的施工 | 第69页 |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第69-70页 |
·高渗透乳化沥青的应用前景 | 第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进一步研究设想 | 第71-73页 |
·主要结论 | 第71-72页 |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