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40页 | 
|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 第16-26页 | 
|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      ·分离纯化蛋白质的原理 | 第17-19页 | 
|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难点 | 第19-20页 | 
|      ·常用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 | 第20-21页 | 
|      ·层析法分离纯化蛋白质 | 第21页 | 
|      ·固定金属离子亲和层析分离纯化蛋白质 | 第21-25页 | 
|      ·皮胶原纤维作为IMAC基质固定化金属离子的可行性 | 第25-26页 | 
|    ·水体中病原菌的清除 | 第26-27页 | 
|      ·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及危害 | 第26页 | 
|      ·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清除方法 | 第26-27页 | 
|      ·胶原纤维固化金属离子吸附材料清除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可行性 | 第27页 | 
|    ·细胞固定化技术 | 第27-29页 | 
|      ·固定化细胞的特点 | 第27-28页 | 
|      ·固定化微生物细胞的应用 | 第28页 | 
|      ·吸附法制备固定化细胞 | 第28-29页 | 
|      ·胶原纤维固化金属离子材料吸附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可行性 | 第29页 | 
|    ·固体材料吸附微生物的机理研究 | 第29-30页 |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40页 | 
| 第二章 胶原纤维固化金属离子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 第40-50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40-41页 | 
|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8页 | 
|      ·材料的性质 | 第42页 | 
|      ·固化金属离子的固载量 | 第42-43页 | 
|      ·金属离子的固载稳定性 | 第43页 | 
|      ·材料的变性温度 | 第43-44页 | 
|      ·材料的比表面积和空隙率 | 第44-45页 | 
|      ·材料电荷零点的测定 | 第45-46页 | 
|      ·胶原纤维和胶原纤维固化金属离子材料的形态特征 | 第46-48页 | 
|    ·结论 | 第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第三章 胶原纤维固化金属离子材料对蛋白质和酶的吸附研究 | 第50-61页 | 
|    ·引言 | 第50-51页 | 
|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51页 | 
|      ·实验方法 | 第51-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7页 | 
|      ·Lowry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标准曲线 | 第53页 | 
|      ·胶原纤维对蛋白质和酶的吸附比较 | 第53-54页 | 
|      ·胶原纤维固化铁对蛋白质和酶的吸附比较 | 第54-55页 | 
|      ·胶原纤维固化锆对蛋白质和酶的吸附比较 | 第55-56页 | 
|      ·胶原纤维固化铝对蛋白质和酶的吸附比较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第四章 胶原纤维固化铁对溶菌酶的吸附 | 第61-78页 | 
|    ·引言 | 第61-62页 | 
|    ·实验部分 | 第62-65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62页 | 
|      ·实验方法 | 第62-6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5-74页 | 
|      ·pH对溶菌酶吸附量的影响 | 第65-66页 | 
|      ·离子强度对胶原纤维固化铁吸附溶菌酶的影响 | 第66页 | 
|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的影响 | 第66-67页 | 
|      ·温度对吸附平衡的影响 | 第67-69页 | 
|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69-70页 | 
|      ·静态解吸 | 第70-71页 | 
|      ·柱吸附动力学 | 第71-74页 | 
|    ·结论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第五章 胶原纤维固化金属离子吸附材料从蛋清粉中分离纯化溶菌酶 | 第78-94页 | 
|    ·引言 | 第78-80页 | 
|    ·实验部分 | 第80-83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80-81页 | 
|      ·实验方法 | 第81-8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3-90页 | 
|      ·HPLC测定溶菌酶和白蛋白的标准曲线 | 第83页 | 
|      ·胶原纤维固化铁对溶菌酶、白蛋白和蛋清粉的吸附比较 | 第83-84页 | 
|      ·溶菌酶和白蛋白的竞争吸附 | 第84-85页 | 
|      ·用胶原纤维固化铁从蛋清粉中吸附分离溶菌酶 | 第85-86页 | 
|      ·用胶原纤维固化锆从蛋清粉中吸附分离溶菌酶 | 第86-87页 | 
|      ·分离纯化过程中Fe~(3+)和Zr~(4+)的渗漏情况 | 第87-88页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离后溶菌酶的纯度 | 第88-89页 | 
|      ·电泳法检测胶原纤维固化金属离子材料吸附分离溶菌酶的效果 | 第89-90页 | 
|    ·结论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 第六章 胶原纤维固化铁(Ⅲ)对细菌的吸附 | 第94-113页 | 
|    ·引言 | 第94-95页 | 
|    ·实验部分 | 第95-98页 | 
|      ·仪器和培养基 | 第95-96页 | 
|      ·实验方法 | 第96-9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98-108页 | 
|      ·滤膜法测定细菌浓度 | 第98-100页 | 
|      ·胶原纤维及胶原纤维固化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对细菌吸附的比较 | 第100-101页 | 
|      ·吸附平衡 | 第101-102页 | 
|      ·菌龄对吸附平衡的影响 | 第102-104页 | 
|      ·pH对吸附平衡的影响 | 第104页 | 
|      ·离子强度对胶原纤维固化铁吸附细菌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      ·吸附动力学 | 第105-108页 | 
|    ·结论 | 第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13页 | 
| 第七章 胶原纤维固化金属离子对酵母的吸附固定化研究 | 第113-129页 | 
|    ·引言 | 第113-114页 | 
|    ·实验部分 | 第114-117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114页 | 
|      ·实验方法 | 第114-11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17-125页 | 
|      ·酵母菌悬液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 | 第117-118页 | 
|      ·胶原纤维和胶原纤维固化金属离子材料对酵母的吸附比较 | 第118-119页 | 
|      ·pH对胶原纤维固化锆吸附酵母的影响 | 第119页 | 
|      ·菌龄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第119-120页 | 
|      ·离子强度对胶原纤维固化锆吸附酵母的影响 | 第120-121页 | 
|      ·温度对胶原纤维固化锆吸附酵母的影响 | 第121-122页 | 
|      ·固化锆吸附酵母的动力学研究 | 第122-123页 | 
|      ·固定化酵母发酵产乙醇 | 第123-124页 | 
|      ·扫描电镜检测酿酒酵母的固定化状况 | 第124-125页 | 
|    ·结论 | 第125-1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6-129页 | 
| 第八章 胶原纤维固化金属离子吸附微生物的机理研究 | 第129-143页 | 
|    ·引言 | 第129-130页 | 
|    ·实验部分 | 第130-133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130页 | 
|      ·实验方法 | 第130-1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33-138页 | 
|      ·胶原纤维固化金属离子材料对微生物的吸附 | 第133-134页 | 
|      ·微生物接触角及其表面自由能 | 第134-135页 | 
|      ·微生物Zeta-电位的测定 | 第135-136页 | 
|      ·胶原纤维固化铁吸附细菌后的SEM图 | 第136-138页 | 
|    ·结论 | 第1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8-143页 | 
| 附录1 Lowry法测定的蛋白质浓度 | 第143-144页 | 
| 附录2 Shugar法测定溶菌酶酶活 | 第144-145页 | 
| 附录3 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 第145-149页 |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149-151页 | 
| 致谢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