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理学论文

双歧杆菌生理功能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11页
前言第11-13页
1 双歧杆菌研究进展与动态第13-25页
 1.1 双歧杆菌的发现及基本生理生化特性第13-14页
 1.2 影响双歧杆菌存活与生长的因素第14-18页
 1.3 双歧杆菌对肠粘膜粘附的研究概况第18-20页
 1.4 双歧杆菌的免疫调节功能第20-23页
 1.5 双歧杆菌产品概述第23-2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5-41页
 2.1 双歧杆菌的分离、活化、鉴定与保藏第25-27页
 2.2 双歧杆菌特性的研究第27-28页
 2.3 影响双歧杆菌存活因素的研究第28-29页
 2.4 双歧杆菌对沙门氏菌的生长调节作用第29-30页
 2.5 双歧杆菌对仔猪小肠粘液糖蛋白的粘附研究第30-33页
 2.6 双歧杆菌对小白鼠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第33-37页
 2.7 双歧杆菌益生菌粉的开发与研制第37-39页
 2.8 双歧杆菌酸奶的开发与研制第39-41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1-90页
 3.1 双歧杆菌的分离、活化、鉴定与保藏第41页
 3.2 双歧杆菌特性的研究第41-48页
  3.2.1 双歧杆菌的形态特征第41-44页
  3.2.2 双歧杆菌耐氧性比较第44页
  3.2.3 双歧杆菌在TPY培养基中生长特性的研究第44-48页
 3.3 影响双歧杆菌存活因素的研究第48-56页
  3.3.1 模拟胃酸pH对双歧杆菌存活的影响第48-50页
  3.3.2 模拟胃液对双歧杆菌存活的影响第50-51页
  3.3.3 模拟肠液对双歧杆菌存活的影响第51页
  3.3.4 牛胆酸钠对双歧杆菌存活的影响第51-54页
  3.3.5 高温处理对双歧杆菌存活的影响第54-55页
  3.3.6 双歧杆菌胞外多糖产生量的测定第55-56页
 3.4 双歧杆菌对沙门氏菌的生长调节作用第56-60页
  3.4.1 不同双歧杆菌与沙门氏菌混合培养特性第56-58页
  3.4.2 血清管实验第58-60页
 3.5 双歧杆菌对仔猪小肠粘液糖蛋白的粘附研究第60-66页
  3.5.1 仔猪肠道表面结构的观察第60-61页
  3.5.2 福林-酚试剂方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第61-62页
  3.5.3 不同双歧杆菌对仔猪小肠粘液糖蛋白粘附力的比较第62页
  3.5.4 不同糖及初乳粉对双歧杆菌粘附力的影响第62-63页
  3.5.5 微生物培养液上清对双歧杆菌粘附的影响第63页
  3.5.6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对仔猪小肠粘液糖蛋白的粘附情况第63页
  3.5.7 双歧杆菌培养液上清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粘附的影响第63-64页
  3.5.8 不同糖及初乳粉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粘附的影响第64-66页
 3.6 双歧杆菌对小白鼠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第66-73页
  3.6.1 双歧杆菌对正常小白鼠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第66-68页
  3.6.2 双歧杆菌对小白鼠免疫力低下的预防作用第68-70页
  3.6.3 双歧杆菌对免疫力低下小白鼠的治疗作用第70-73页
 3.7 双歧杆菌益生菌粉的开发与研制第73-82页
  3.7.1 婴儿双歧杆菌增菌培养基的优化第73-77页
  3.7.2 青春双歧杆菌增菌培养基的优化第77-80页
  3.7.3 贮存实验第80-82页
 3.8 双歧杆菌酸奶的开发与研制第82-90页
  3.8.1 双歧杆菌在脱脂乳中生长特性的研究第82-84页
  3.8.2 双歧杆菌发酵乳影响因素优化的研究第84-87页
  3.8.3 双歧杆菌发酵乳发酵方式的优化第87-88页
  3.8.4 贮存实验第88-90页
4 结论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8页
致谢第98-99页
附录第99-104页
个人简历第104-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前列腺毒E合成酶与小鼠胚胎着床和蜕膜化的关系
下一篇:丹顶鹤繁殖行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