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胶液料作物病虫害论文

橡胶树对炭疽病抗病机制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前言第7-15页
 一、 橡胶炭疽病及其危害性第7页
 二、 抗病性利用对于橡胶炭疽病防治的重要性第7-8页
 三、 与橡胶炭疽病相关的研究工作的概况第8-11页
  1、 植物的抗病机制第8-9页
  2、 橡胶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第9页
  3、 橡胶树对炭疽病的抗病性鉴定第9页
  4、 橡胶树对炭疽病的抗病机制的研究第9-10页
  5、 橡胶树对其它病害抗病机制的研究第10-11页
  6、 其它作物对炭疽病的抗病机制第11页
 四、 DNA分子标记在植物抗病性遗传育种的应用第11-14页
  1、 抗病基因的定位第11-13页
  2、 抗病基因的分离和克隆第13页
  3、 抗病育种中的标记辅助选择第13-14页
 五、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页
 六、 总体设计和技术路线第14-15页
第一部分、 橡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力测定第15-20页
 一、 引言第15页
 二、 材料与方法第15-16页
  1、 病原菌的获得第15页
  2、 生物学特征的测定第15-16页
   (1)、 菌落形态、分生孢子大小的测定第15页
   (2)、 离体叶片室内接种法测定不同菌株致病力第15页
   (3)、 苗圃幼树接种测定不同菌株致病力第15-16页
 三、 结果与分析第16-19页
  1、 菌种分离鉴定第16页
  2、 形态学特征第16-18页
  3、 来源不同的橡胶树炭疽病的致病力测定第18-19页
   (1)、 离体叶片室内接种致病力测定结果第18页
   (2)、 苗圃幼树接种不同菌株致病力测定结果第18-19页
 四、 讨论第19-20页
第二部分、 橡胶树对炭疽病抗病性的鉴定第20-24页
 一、 引言第20页
 二、 材料与方法第20-21页
  1、 材料第20页
  2、 方法第20-21页
 三、 结果与分析第21-23页
  1、 离体叶片室内接种第21页
  2、 苗圃幼树接种第21-22页
  3、 自然发病考察第22-23页
 四、 讨论第23-24页
第三部分、 橡胶树抗病性组织学研究第24-33页
 一、 前言第24页
 二、 材料与方法第24-25页
  1、 材料第24页
   (1)、 供试橡胶品系第24页
   (2)、 供试菌种第24页
  2、 方法第24-25页
   (1)、 病原菌从叶片侵入方式观察第24页
   (2)、 不同抗性橡胶品系叶片上下表面形态结构、气孔密度、气孔开口形态比较观察第24页
   (3)、 抗感品系叶片老化速度比较第24-25页
   (4)、 过敏性坏死反应观察第25页
   (5)、 橡胶叶片半薄切片:角质层厚度测定第25页
 三、 结果与分析第25-28页
  (1)、 病原菌从叶表的侵入方式观察结果第25-26页
  (2)、 不同抗性橡胶品系叶片上下表面形态结构、气孔密度、气孔开口形态比较观察结果第26-27页
  (3)、 抗感品系叶片老化速度比较结果第27页
  (4)、 过敏性坏死反应观察结果第27-28页
 四、 讨论第28-33页
  附图第30-33页
第四部分 橡胶树炭疽病抗病生化因子研究第33-45页
 一、 引言第33页
 二、 材料与方法第33-35页
  1、 材料第33页
  2、 方法第33-35页
   (1)、 不同龄期的橡胶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比较测定第33-34页
   (2)、 病原菌侵染后抗/感品系橡胶幼叶过氧化物酶的提取和活性测定第34页
   (3)、 病原菌侵染后抗/感品系橡胶幼叶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提取和活性测定第34页
   (4)、 病原菌侵染后抗/感品系橡胶幼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提取和活性测定第34页
   (5)、 病原菌侵染后抗/感品系橡胶幼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比较分析第34-35页
   (6)、 病原菌侵染后抗/感品系橡胶幼叶多酚氧化酶同工酶比较分析第35页
   (7)、 橡胶抗/感品系感病胁迫后酯酶同工酶的变化第35页
 三、 结果与分析第35-42页
  1、 不同龄期的橡胶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比较第35-36页
  2、 病原菌侵染后抗/感品系橡胶幼叶过氧化物酶活性比较分析结果第36页
  3、 病原菌侵染后抗/感品系橡胶幼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比较分析结果第36-37页
  4、 病原菌侵染后抗/感品系橡胶幼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比较分析结果第37-38页
  5、 病原菌侵染后抗/感品系橡胶幼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比较分析结果第38-40页
  6、 病原菌侵染后抗/感品系橡胶幼叶多酚氧化酶活性比较分析结果第40-41页
  7、 感病后抗/感品系酯酶同工酶活性电泳分析第41-42页
 四、 讨论第42-45页
第五部分 橡胶树抗炭疽病相关基因片断的RAPD分子标记第45-54页
 一、 前言第45页
 二、 材料与方法第45-49页
  1、 材料第45页
  2、 方法第45-49页
   (一)、 试剂的配制第45-46页
   (二)、 DNA提取流程第46-47页
   (三)、 PCR反应第47-48页
   (四)、 电泳第48-49页
 三、 结果与分析第49-53页
  (一)、 橡胶总基因组DNA提取质量检测第49-50页
  (二)、 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第50-51页
  (三)、 扩增结果第51-53页
 四、 讨论第53-54页
第六部分 结论与总讨论第54-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豆菌液体发酵产生纤溶酶的研究
下一篇:混煤燃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Experimental Studi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Combustion and Pollutant Emission of Blended Co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