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医学图像的曲面重构的基础算法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第1章 绪论第9-25页
 1.1 医学图像可视化的流程第10-11页
 1.2 体数据的来源第11-13页
 1.3 分类方法概述第13-17页
  1.3.1 基于点的聚类方法第14-15页
  1.3.2 基于轮廓线的分类方法第15-16页
  1.3.3 基于区域的分类方法第16-17页
  1.3.4 人工交互与模型制导的方法第17页
 1.4 医学可视化造型方法第17-19页
 1.5 基于断层间轮廓线的医学图像造型方法第19-23页
  1.5.1 基于断层间轮廓线的三角片曲面重构第20-22页
  1.5.2 基于断层间轮廓线的面向体的重构第22-23页
 1.6 医学图像可视化的趋势及面临的挑战第23-24页
 1.7 本文的工作第24-25页
第2章 医学图像的分类和定向轮廓线的提取第25-34页
 2.1 分类技术与三维模型重建第25-27页
 2.2 单一灰度阀值和多阀值的选择第27-28页
 2.3 局部阀值的自动选择第28-29页
 2.4 定向轮廓线的提取第29-31页
  2.4.1 区域的组织结构第29-31页
 2.5 定向轮廓线的提取第31-34页
  2.5.1 壁面探索法第31页
  2.5.2 线段端点跟踪法第31-34页
第3章 断层间三角化曲面重构第34-52页
 3.1 研究历史和已有的工作第34-40页
  3.1.1 基本准则第34-36页
  3.1.2 搜索目标函数第36-37页
  3.1.3 启发式优化逼近方法第37-38页
  3.1.4 非凸轮廓线之间的三角片重构第38-40页
 3.2 对应问题(Correspondence Problem)第40-42页
 3.3 分支问题(Branching Problem)第42-43页
 3.4 基于骨架的三维重构第43-52页
  3.4.1 对轮廓线骨架的分析第44-46页
  3.4.2 骨架点的拓扑连接第46-47页
  3.4.3 基于骨架的曲面重构第47-49页
  3.4.4 曲面重构第49-50页
  3.4.5 实验结果第50-52页
第4章 基于距离场的曲面重构第52-63页
 4.1 算法的基本原理第52-53页
 4.2 场函数的选择和距离函数第53-54页
 4.3 距离场的计算第54-60页
  4.3.1 利用Voronoi图来计算距离函数第54-56页
  4.3.2 轮廓线扩散方法第56-59页
  4.3.3 三维曲面的抽取第59-60页
 4.4 实验结果第60-62页
 4.5 结论第62-63页
第5章 等值面的生成及Marching Cubes算法的加速第63-79页
 5.1 Marching Cubes算法的基本原理第63-66页
 5.2 MC算法存在的二义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第66-68页
 5.3 MC算法的加速第68-74页
  5.3.1 采用八叉树的加速算法第68-73页
  5.3.2 等值面跟踪技术第73-74页
 5.4 一个从轮廓线抽取三维模型的综合算法第74-77页
 5.5 实验结果第77-79页
第6章 基于隐函数的曲面重构技术第79-95页
 6.1 隐函数曲面的定义第79-81页
 6.2 隐函数曲面造型第81-82页
 6.3 隐函数曲面的显示第82-85页
  6.3.1 多边形化方法第82-85页
  6.3.2 光线跟踪算法第85页
  6.3.3 其它方法第85页
 6.4 基于变分插值的隐函数曲面造型第85-88页
 6.5 分段曲面重构第88-90页
 6.6 Off-surface points的选择第90-91页
 6.7 隐函数的快速多边形化第91-92页
 6.8 实验结果第92-95页
第7章 结束语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7页
致谢第107-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气象服务运行模式改革的探讨
下一篇:玉溪红塔集团生产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