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一、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13-16页 |
(一)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第13-15页 |
(二) 仪器设备 | 第15-16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16-19页 |
(一) 脊髓小脑共济性失调2型家系 | 第16-19页 |
(二) 进行正向选择研究的6个少数民族群体 | 第19页 |
三、实验方法和结果 | 第19-66页 |
(一) 实验方法 | 第19-41页 |
1. 研究样本DNA的提取 | 第19-21页 |
2. 脊髓小脑共济性失调2型家系相关修饰基因变异的筛选 | 第21-31页 |
·LOD值的重新计算及候选区域定位 | 第21-22页 |
·引物序列 | 第22-27页 |
·PCR反应条件 | 第27页 |
·PCR产物的纯化 | 第27-29页 |
·测序反应 | 第29页 |
·测序反应产物的纯化 | 第29-30页 |
·测序及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3. ATXN2基因的自然选择研究 | 第31-41页 |
·ATXN2基因STR的遗传检测 | 第31-34页 |
·CAG重复序列的测定 | 第34-35页 |
·核心区域SNP的基因分型 | 第35-40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40-41页 |
(二) 实验结果 | 第41-66页 |
1. 脊髓小脑共济性失调2型家系相关修饰基因变异的筛选 | 第41-52页 |
·ENC1基因变异 | 第43-46页 |
·HEXB基因变异 | 第46-48页 |
·SV2C基因变异 | 第48-50页 |
·GFM2基因变异 | 第50-51页 |
·HOMER1基因变异 | 第51-52页 |
2. A-TXN2基因的自然选择研究 | 第52-66页 |
·CAG重复序列的遗传检测结果 | 第52-56页 |
·CAG重复序列多态性 | 第56-59页 |
·核心区域SNP和单倍型分布 | 第59-64页 |
·6个民族群体的中性检测 | 第64-66页 |
四、讨论 | 第66-76页 |
(一) 脊髓小脑共济性失调2型家系中修饰基因的研究 | 第66-72页 |
1. SCA2家系中LOD值的重新计算 | 第66-68页 |
2. 修饰基因的筛选 | 第68-71页 |
·ENC1基因 | 第68-69页 |
·HEXB基因 | 第69-70页 |
·SV2C、GFM2和HOMER1基因 | 第70-71页 |
3. 小结 | 第71-72页 |
(二) 中国6个少数民族群体中ATXN2基因的自然选择研究 | 第72-76页 |
1. CAG重复序列的遗传检测 | 第72页 |
2. ATXN2基因的自然选择研究 | 第72-75页 |
·自然选择研究的结果分析 | 第72-74页 |
·中性检测的方法及结果提示 | 第74-75页 |
·对于自然选择作用的推测 | 第75页 |
3. 小结 | 第75-76页 |
五、研究总结及展望 | 第76-79页 |
(一) SCA2家系中修饰基因的筛选 | 第76-78页 |
(二) 6个正常民族群体中的自然选择作用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论文综述 | 第85-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3页 |
附录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研究生简历 | 第105-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