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环境下行为模式识别垃圾邮件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引言 | 第13-14页 |
| 1 绪论 | 第14-20页 |
| ·电子邮件的定义 | 第14页 |
| ·电子邮件的重要地位 | 第14页 |
| ·垃圾邮件概述 | 第14-17页 |
| ·垃圾邮件的现状及其危害 | 第15-16页 |
| ·垃圾邮件的类型 | 第16-17页 |
| ·垃圾邮件与校园网 | 第17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8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2 电子邮件传输的过程及原理 | 第20-25页 |
| ·电子邮件网关的定义 | 第20页 |
| ·电子邮件传输过程 | 第20-23页 |
| ·电子邮件传输过程的主要部分 | 第20-21页 |
| ·电子邮件系统的主要相关协议 | 第21-23页 |
| ·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 第23页 |
| ·使用邮件网关后的电子邮件的传输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3 垃圾邮件过滤技术 | 第25-32页 |
| ·垃圾邮件过滤技术 | 第25-30页 |
| ·IP层的反垃圾邮件技术 | 第25-26页 |
| ·SMTP层的反垃圾邮件技术 | 第26-27页 |
| ·基于内容过滤技术 | 第27-28页 |
| ·其他过滤技术 | 第28-30页 |
| ·行为模式识别垃圾邮件技术 | 第30-31页 |
| ·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的发展方向 | 第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4 行为模式识别垃圾邮件技术的研究 | 第32-62页 |
| ·产生垃圾邮件的原因 | 第32-34页 |
| ·行为模式识别技术研究的相关技术方法 | 第34-36页 |
| ·数据挖掘技术 | 第34页 |
| ·数据挖掘任务的类型 | 第34-35页 |
| ·数据挖掘的过程 | 第35-36页 |
| ·研究方案 | 第36-61页 |
| ·数据挖掘对象的采集 | 第37-45页 |
| ·特征属性提取 | 第45-49页 |
| ·数据挖掘工具 | 第49-50页 |
| ·决策树提取规则 | 第50-59页 |
| ·评价体系 | 第59-61页 |
| ·决策树的优缺点 | 第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5 测试结果与问题讨论 | 第62-68页 |
| ·测试 | 第62-65页 |
| ·结果分析与问题的讨论 | 第65-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 ·结论 | 第68页 |
| ·前景展望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