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坐式单轨交通列车动力学仿真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单轨交通概述 | 第10-13页 |
·单轨交通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 第10-11页 |
·单轨交通的分类和特点 | 第11-13页 |
·跨坐式单轨交通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的内容及任务 | 第14-16页 |
2 跨坐式单轨列车和轨道结构 | 第16-23页 |
·车辆及转向架结构 | 第16-20页 |
·车体及车钩结构 | 第20-21页 |
·轨道结构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跨座式单轨列车建模 | 第23-43页 |
·仿真软件的选择 | 第23-24页 |
·跨座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模型 | 第24-26页 |
·走行部结构介绍 | 第24页 |
·车辆系统自由度 | 第24-26页 |
·轨道模型的建立 | 第26-28页 |
·轨道不平顺 | 第26-27页 |
·建立轨道模型 | 第27-28页 |
·列车模型的建立 | 第28-39页 |
·单车模型建立 | 第28-35页 |
·轮轨接触模型的建立 | 第35-36页 |
·车钩连接装置建模 | 第36-39页 |
·模型验证 | 第39-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跨座式单轨列车动态仿真 | 第43-67页 |
·车辆随机振动理论与轨道不平顺 | 第43-44页 |
·车钩连接的作用 | 第44-45页 |
·列车仿真数据与单车仿真数据对比 | 第45-66页 |
·仿真工况的选择 | 第45页 |
·仿真时间和步长的选择 | 第45-47页 |
·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47-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5 车钩参数改进方案研究 | 第67-74页 |
·乘坐舒适性计算方法和评定等级 | 第67-69页 |
·基于斯佩林(Sperling)平稳性指标的国标 | 第67-68页 |
·UIC513标准 | 第68-69页 |
·车钩减振参数的探讨 | 第69-73页 |
·研究方法 | 第69-70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0-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附录 A | 第78-80页 |
作者简历 | 第80-8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