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引言 | 第8-13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第8-9页 |
| ·国内外有关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情况 | 第9-11页 |
| ·国外有关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情况 | 第9-10页 |
| ·国内有关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情况 | 第10-11页 |
| ·研究文献综述评析 | 第11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11-13页 |
| 2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经济理论 | 第13-17页 |
|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涵义 | 第13页 |
|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13-15页 |
| ·庇古的财政转移支付理论 | 第13页 |
| ·奥茨的转移支付理论 | 第13-14页 |
| ·斯蒂格勒的最优分权模式 | 第14-15页 |
|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实施的客观必要性 | 第15-16页 |
| ·纵向财政不平衡是实行财政转移支付的客观基础 | 第15页 |
| ·横向财政不平衡是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前提 | 第15-16页 |
| ·下级政府的公共服务“溢出”有赖于转移支付制度 | 第16页 |
|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基本形式 | 第16-17页 |
| ·无条件的转移支付 | 第16页 |
| ·专项转移支付 | 第16-17页 |
|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基本特征 | 第17页 |
| ·事权与财权基本上对称 | 第17页 |
| ·转移支付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 第17页 |
| ·转移支付资金在流动上具有双向性和较强的政策性 | 第17页 |
| ·转移支付方式的多样性和法制性 | 第17页 |
| 3 国外发达国家转移支付制度的经验及借鉴 | 第17-24页 |
| ·国外转移支付制度概要 | 第17-21页 |
| ·美国 | 第17-19页 |
| ·日本 | 第19-20页 |
| ·德国 | 第20-21页 |
| ·政府间转移支付国际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 第21-24页 |
|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国际比较 | 第21-22页 |
| ·国外转移支付制度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 | 第22-24页 |
| 4 中国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背景分析 | 第24-30页 |
| ·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历史回顾 | 第24-25页 |
| ·建国初期—1979年 | 第24页 |
| ·1980—1993年 | 第24-25页 |
| ·1994—2001年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办法 | 第25页 |
| ·2002至今现阶段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 第25页 |
| ·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成因分析 | 第25-28页 |
| ·传统的转移支付与真正意义的转移支付制度相差甚远 | 第26页 |
| ·分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迫切需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第26-27页 |
| ·现阶段地区间差距过大需要强有力的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 | 第27-28页 |
| ·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 第28-30页 |
| ·弥补纵向失衡的可行性 | 第28-29页 |
| ·弥补横向失衡的可行性 | 第29-30页 |
| ·矫正辖区间外溢的可行性 | 第30页 |
| 5 中国转移支付制度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30-37页 |
| ·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运行现状 | 第30-33页 |
| ·税收返还 | 第31页 |
| ·财力性转移支付 | 第31页 |
| ·专项转移支付 | 第31-33页 |
| ·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 第33-37页 |
| ·现阶段转移支付没有体现均等化目标 | 第33-34页 |
| ·税收返还不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34页 |
| ·政府间转移支付效率低下 | 第34-35页 |
| ·单一纵向转移支付不利于地区间协调发展 | 第35-36页 |
| ·转移支付缺乏法律支撑和监管机制的制约 | 第36-37页 |
| 6 中国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设想 | 第37-48页 |
| ·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 | 第37-39页 |
| ·以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为目标 | 第37页 |
| ·要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 | 第37-38页 |
| ·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 第38页 |
|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 第38页 |
| ·规范化转移支付规模要适度 | 第38-39页 |
| ·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额的测算 | 第39-42页 |
| ·一般转移支付的测算和分配 | 第39-40页 |
| ·规范化的专项拨款的分配方法 | 第40-41页 |
| ·规范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与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异同 | 第41-42页 |
| ·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措施 | 第42-47页 |
| ·取消税收返还,采用规范的转移支付方式 | 第42-43页 |
| ·提高确定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 | 第43-44页 |
| ·尽快建立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模式 | 第44-45页 |
|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激励机制 | 第45页 |
| ·进一步划清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 | 第45-46页 |
| ·完善我国转移支付的法制化建设 | 第46-47页 |
| ·进一步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外部条件 | 第47-48页 |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48-51页 |
|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48-50页 |
| ·研究展望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 详细摘要 | 第55-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