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节地方法研究--以开洛高速公路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 第12-15页 |
2 我国高速公路用地发展现状 | 第15-23页 |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 | 第15-17页 |
·我国高速公路用地现状 | 第17-19页 |
·高速公路建设用地特征 | 第19-23页 |
·多处于平缓地区 | 第20页 |
·单位长度占地较多 | 第20-21页 |
·较高的集约效应 | 第21-23页 |
3 高速公路节地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23-26页 |
·土地稀缺原理 | 第23页 |
·人地关系原理及土地的供给与需求 | 第23-24页 |
·集约经营原理 | 第24页 |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原理 | 第24页 |
·建设用地管理的制约理论 | 第24-25页 |
·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原理 | 第25-26页 |
4 高速公路工程节地方法体系 | 第26-47页 |
·路线设计阶段 | 第26-35页 |
·路线设计及选择 | 第27-28页 |
·构造物桥梁隧道设计 | 第28-29页 |
·沿路设施设计 | 第29-35页 |
·建筑施工阶段 | 第35-44页 |
·路基高度 | 第35-39页 |
·路基填筑材料 | 第39-40页 |
·土源土场选取 | 第40-44页 |
·与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相结合 | 第44-47页 |
·高速公路建设与土地开发 | 第44-45页 |
·高速公路建设与土地整理 | 第45页 |
·高速公路建设与土地复垦 | 第45-47页 |
5 开洛高速公路节地实证研究 | 第47-57页 |
·开洛高速公路工程简介 | 第47页 |
·公路沿线的自然地理特征 | 第47-50页 |
·开封至郑州段 | 第47-49页 |
·郑州至洛阳段 | 第49-50页 |
·开洛高速公路节地措施 | 第50-55页 |
·基于农用地分等的路线选择对比 | 第50-53页 |
·构造物桥梁隧道设计 | 第53页 |
·互通立交设计 | 第53-54页 |
·路基高度及填筑材料 | 第54-55页 |
·土源土场 | 第55页 |
·开洛高速公路节地效果评价 | 第55-5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