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言 | 第9-18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国外研究情况和进展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情况和进展 | 第12-15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15-18页 |
·本文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本文结构 | 第16-18页 |
第2章 信用风险概述及管理框架 | 第18-27页 |
·信用风险概述 | 第18-21页 |
·信用风险及信用风险管理定义 | 第18-19页 |
·农村金融信用风险管理目标及其必要性 | 第19-21页 |
·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几个特殊问题 | 第21-23页 |
·逆向选择 | 第21-22页 |
·信用风险集中 | 第22页 |
·道德风险 | 第22-23页 |
·信用风险管理框架 | 第23-27页 |
·信用风险管理流程 | 第24-26页 |
·信用风险管理技术 | 第26-27页 |
第3章 农村金融信用风险主要管理手段 | 第27-37页 |
·专注于农村金融信用风险管理手段研究的原因 | 第27-28页 |
·农村金融信用风险来源因素辩析 | 第28-29页 |
·信用风险管理主要手段 | 第29-34页 |
·贷款人信用的事先控制 | 第29-31页 |
·减少与控制信用风险 | 第31-33页 |
·有效的信用风险评估和足额拨备 | 第33-34页 |
·将信用风险转移给第三方 | 第34页 |
·使用农业保险作为管理农村金融信用风险的有效手段 | 第34-37页 |
·农业保险定义 | 第34-35页 |
·农业保险功能 | 第35页 |
·农业保险产品分类 | 第35-37页 |
第4章 农村金融信用风险管理创新型手段研究 | 第37-57页 |
·扩大金融机构的规模并限制农业贷款的比例 | 第37-38页 |
·政府农业担保基金 | 第38-41页 |
·政府农业担保基金定义 | 第38-39页 |
·江苏案例及其运作方式 | 第39-40页 |
·江苏模式评价 | 第40-41页 |
·谷物保险产品 | 第41-47页 |
·收成保险机制 | 第41-42页 |
·收益保险机制 | 第42-43页 |
·谷物保险成功实行的基础 | 第43-44页 |
·谷物保险在美国的应用 | 第44-46页 |
·谷物保险局限性 | 第46-47页 |
·指数化保险产品 | 第47-54页 |
·指数选取 | 第47-48页 |
·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原理 | 第48-49页 |
·区域谷物收成指数保险产品原理 | 第49-51页 |
·指数保险产品应用案例 | 第51-52页 |
·指数保险产品优劣势 | 第52-54页 |
·农业保险产品定价 | 第54-57页 |
·农业保险产品定价原理 | 第54-55页 |
·农业保险产品定价示例 | 第55-57页 |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应用创新 | 第57-87页 |
·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现状概述 | 第57-68页 |
·信用评级 | 第57-60页 |
·联保贷款 | 第60-62页 |
·担保 | 第62-63页 |
·抵押与质押 | 第63-65页 |
·农业保险 | 第65-66页 |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现有信用风险管理手段评价 | 第66-68页 |
·风险管理创新手段在中国应用前景研究 | 第68-80页 |
·扩大金融机构规模并限制农业贷款比例 | 第68-71页 |
·政府农业担保基金 | 第71-77页 |
·谷物保险与指数化保险产品选择 | 第77-80页 |
·天气指数保险产品设计实例 | 第80-85页 |
·产品实现原理 | 第82页 |
·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应用效果 | 第82-85页 |
·畜牧业指数保险产品设计实例 | 第85-87页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第87-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附录A 农村金融风险管理概述 | 第96-104页 |
附录B 1969-2000 年北京市降水及小麦产量数据 | 第104-105页 |
附录C 文中示例计算SAS 程序集 | 第105-11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