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6-17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6-9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9-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四)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一、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的产生、发展及地位 | 第17-22页 |
(一)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的产生背景 | 第17-19页 |
(二)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的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三)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的地位 | 第20-22页 |
二、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的教育模式 | 第22-39页 |
(一)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的基本情况 | 第22-25页 |
1. 培养目标 | 第22页 |
2. 入学资格 | 第22-23页 |
3. 学位授予及认可 | 第23页 |
4. 国际化 | 第23-25页 |
5. 就业 | 第25页 |
(二)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的培养模式 | 第25-32页 |
1. 专业和课程设置 | 第25-27页 |
2. 教学环节安排 | 第27-29页 |
3. 教学模式 | 第29-31页 |
4. 评价方式 | 第31-32页 |
(三) 师资队伍 | 第32-36页 |
(四)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的保障机制 | 第36-38页 |
(五) 小结 | 第38-39页 |
三、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的特点 | 第39-44页 |
(一) 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独特的“3+1”学制 | 第39页 |
(二) 严格的入学资格要求 | 第39-40页 |
(三) 典型的专业教育 | 第40页 |
(四)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 第40-41页 |
(五) 优秀的师资队伍 | 第41-44页 |
四、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 第44-53页 |
(一) 正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 | 第44-45页 |
(二) 产学结合、注重实践,培养实用性人才 | 第45-47页 |
(三)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键 | 第47-51页 |
(四) 经费筹集多元化 | 第51-52页 |
(五)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