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2-24页 |
1.泡状棘球蚴病及多房棘球绦虫 | 第12-13页 |
2.棘球绦虫的分类 | 第13-16页 |
3.棘球绦虫分子分类学研究 | 第16-17页 |
4.基因芯片技术和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寄生虫病研究中的运用 | 第17-20页 |
5.Th1/Th2细胞免疫及其在棘球蚴病研究中的意义 | 第20-23页 |
6.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23-24页 |
第一部分 三种泡状棘球绦虫棘球蚴核糖体基因(rDNA)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内转录间隔区)序列比较分析 | 第24-41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24-29页 |
2.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9-40页 |
3.讨论 | 第40-41页 |
第二部分 泡状棘球蚴感染引起宿主体内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 | 第41-98页 |
第一章 三种泡状棘球蚴引起宿主体内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共性部分) | 第41-71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41-45页 |
2.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65页 |
3.讨论 | 第65-71页 |
第二章 三种泡状棘球蚴引起宿主体内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个性部分) | 第71-98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71页 |
2.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1-92页 |
3.讨论 | 第92-98页 |
第三部分 感染三种泡状棘球蚴的小鼠体内细胞因子动态变化的研究 | 第98-111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98-100页 |
2.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0-108页 |
3.讨论 | 第108-111页 |
总结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7页 |
附录 | 第127-140页 |
致谢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