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第一章 刑事诉讼构造中检警关系的理想型 | 第10-19页 |
第一节 刑事诉讼构造中检警关系概述 | 第10-14页 |
一、刑事诉讼构造中检警关系的地位 | 第10-11页 |
二、检警关系构造的决定因素 | 第11-14页 |
第二节 刑事诉讼构造中检警关系的理想型 | 第14-19页 |
一、有关刑事诉讼构造的类型与检警关系 | 第14-17页 |
二、检警关系的理想型构造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世界主要国家的检警关系评析 | 第19-29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检警关系考究 | 第19-21页 |
一、英国检警关系配置模式 | 第19-20页 |
二、美国检警关系配置模式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检警关系配置模式 | 第21-25页 |
一、法国 | 第21-22页 |
二、德国 | 第22-24页 |
三、日本 | 第24-25页 |
第三节 两大法系检警关系配置模式评析 | 第25-29页 |
一、都赋予犯罪嫌疑人以沉默权 | 第26-27页 |
二、都赋予犯罪嫌疑人享有律师帮助权 | 第27页 |
三、将逮捕与审前羁押分开 | 第27页 |
四、设立了强制性侦查行为的令状制度 | 第27页 |
五、设立了违法侦查行为的事后保障制度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我国检警关系的构造 | 第29-45页 |
第一节 我国检警关系的现状 | 第29-34页 |
一、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形同虚设 | 第29页 |
二、侦查行为缺乏有效监控,导致“侦查任意主义”现象泛滥 | 第29-31页 |
三、审查起诉阶段没有诉讼活动的特征,退回补充侦查程序混乱 | 第31-33页 |
四、缺乏纠正违法行为的保障制度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构建我国理想型检警关系的举措 | 第34-45页 |
一、对我国检警关系配置观点的评析 | 第34-37页 |
二、构建理想型检警关系的举措 | 第37-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