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共振光散射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1-47页 |
·共振光散射光谱法概述 | 第11-32页 |
·光散射现象的基本理论与分类 | 第11-18页 |
·共振光散射的研究进展 | 第18-27页 |
·蛋白质的分析 | 第18-21页 |
·核酸的分析 | 第21-26页 |
·药物的分析 | 第26-27页 |
·痕量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的测定 | 第27页 |
·共振光散射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7-32页 |
·三维共振光散射技术 | 第27-28页 |
·流动注射-共振光散射法 | 第28-30页 |
·全内反射共振光散射法 | 第30-31页 |
·共振光散射成像 | 第31-32页 |
·表面活性剂概述 | 第32-34页 |
·表面活性剂综述 | 第32页 |
·表面活性剂在共振光散射技术中的应用 | 第32-34页 |
·表面活性剂作为荧光探针 | 第32-33页 |
·表面活性剂作为增敏试剂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7页 |
第二章 流动注射-共振光散射技术联用在线测定人血清中蛋白质含量 | 第47-63页 |
·引言 | 第47页 |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试剂和样品 | 第48页 |
·仪器 | 第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8页 |
·体系的光谱特征 | 第48-51页 |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51-55页 |
·流动注射条件的优化 | 第51-52页 |
·酸度的优化 | 第52-53页 |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的优化 | 第53-54页 |
·共存离子的影响 | 第54-55页 |
·SDS与HSA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55-56页 |
·工作曲线和灵敏度 | 第56-57页 |
·样品分析 | 第57-58页 |
·FI-RLS方法与其他蛋白质分析方法的比较 | 第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第三章 亮丽春红5R-OP体系共振光散射法检测蛋白质 | 第63-79页 |
·引言 | 第63-64页 |
·实验部分 | 第64-65页 |
·试剂和样品 | 第64-65页 |
·仪器 | 第65页 |
·实验方法 | 第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78页 |
·体系的光谱特征 | 第65-68页 |
·OP对PB5R-HSA体系RLS强度的增敏作用 | 第65-66页 |
·OP对PB5R-HSA体系光谱图的影响 | 第66-67页 |
·OP-PB5R-HSA体系光谱图 | 第67-68页 |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68-74页 |
·反应时间 | 第68-69页 |
·添加顺序的优化 | 第69-70页 |
·酸度的优化 | 第70-71页 |
·亮丽春红5R浓度的优化 | 第71-73页 |
·OP浓度的优化 | 第73页 |
·反应温度的优化 | 第73页 |
·共存离子的影响 | 第73-74页 |
·SDS与HSA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74-76页 |
·工作曲线和灵敏度 | 第76-77页 |
·样品分析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发表及待发表文章目录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