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民事其他法权论文

我国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概述第9-18页
 第一节 消费者知情权概念辨析第9-10页
  一、知情权第9-10页
  二、消费者知情权的内涵第10页
 第二节 消费者知情权的特征及地位第10-14页
  一、消费者知情权主体特征第10-11页
  二、消费者知情权的客体是真实、完整、及时的消费信息第11-12页
  三、消费者知情权的内容包括被告知与获知两个方面第12-13页
  四、消费者知情权的地位第13-14页
 第三节 消费者知情权受侵害的根本原因分析第14-17页
  一、消费信息不对称的必然性和客观性第14-15页
  二、消费信息不对称的发生时间和内容第15-16页
   (一) 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时间第15-16页
   (二) 信息不对称的内容第16页
  三、消费信息不对称的强化因素——组织程度第16-17页
 第四节 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意义第17-18页
  一、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是消费者诸权益实现的基础第17页
  二、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是建立市场信用体系的需要第17-18页
第二章 现行国外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制度的借鉴第18-22页
 第一节 美国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制度的可借鉴之处第18-19页
  一、虚假陈述及认定标准第18-19页
  二、商品标示的分类立法第19页
  三、集团诉讼制度第19页
 第二节 澳大利亚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制度的可借鉴之处第19-21页
  一、"误导性或欺骗性"行为的分类第19-20页
   (一) 误导第19-20页
   (二) 吹捧第20页
   (三) 蓄意隐瞒第20页
   (四) 陈述错误第20页
  二、违法行为的处理措施第20页
  三、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主要机构第20-21页
   (一) 行政机构第20页
   (二) 联邦法院第20-21页
   (三) 非官方组织第21页
 第三节 日本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制度的亮点第21-22页
  一、不当标示的明细化第21页
  二、赋予消费者撤销权第21-22页
第三章 我国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现状及问题第22-27页
 第一节 《消法》关于经营者信息提供义务的规定及缺陷第22-23页
  一、《消法》对经营者信息提供义务规定的内容及积极意义第22页
  二、《消法》中经营者信息提供义务规定的缺陷分析第22-23页
 第二节 《产品质量法》等关于商品(服务)标示的规定及不足第23-25页
  一、我国商品(服务)标示法律制度的特点第23-24页
  二、我国商品(服务)标示法律制度的不足第24-25页
 第三节 《广告法》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
  一、《广告法》关于广告宣传的规定第25页
  二、《广告法》在实践中执行的效果第25页
  三、《广告法》在规制违法广告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第25-26页
 第四节 消费者获得消费信息渠道的现行法律规定及待完善之处第26-27页
  一、现行法律对消费者获得消费信息的规定及特点第26-27页
  二、消费者获得消费信息渠道的相关法律不足之处第27页
第四章 我国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实现的机制第27-34页
 第一节 完善《消法》关于经营者消费信息提供的制度第27-31页
  一、确立消费信息的标准第28页
  二、对不当消费信息进行种类划分并规定不同法律责任第28页
  三、采用"隔日记忆"和"人工印象"法判定不当消费信息第28-29页
  四、设立专门的消费者知情权保障机构第29页
  五、创设新的消费者知情权救济制度第29-31页
   (一) 赋予消费者撤销权第29页
   (二) 促进消费诉讼便捷化第29-30页
   (三) 加大对不当消费信息行为的惩罚力度第30-31页
 第二节 《消法》应就消费信息传播渠道做出规定第31-33页
  一、政府是提供消费信息的重要渠道第31-32页
  二、拓展消费者组织提供消费信息的职能第32页
  三、增设并规范媒体提供消费信息的行为第32-33页
 第三节 现行商品(服务)标示和广告等法律修改的思路第33-34页
  一、制定服务标示方面的法律规范第33页
  二、《产品质量法》应对国家标准专业用语做出通俗化的规定第33-34页
  三、强化广告事前审查程序,扩大审查范围第34页
  四、完善违法商品标示和广告的法律追究责任制度第34页
结论第34-35页
参考资料目录第35-37页
附录第37-38页
致谢第38页
后记第38-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战略引导与核心竞争优势--以鸿海企业集团为例
下一篇:水平轴风力机叶片多目标优化设计及结构动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