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载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研究与系统的仿真实现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概况 | 第8-10页 |
·OFDM 技术的发展历史 | 第10页 |
·O-OFDM 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安排 | 第12-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2 OFDM 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4-24页 |
·OFDM 基本原理 | 第14-20页 |
·OFDM 中子载波的调制 | 第16-19页 |
·OFDM 技术与单载波系统比较 | 第19-20页 |
·OFDM 技术应用及优缺点 | 第20-23页 |
·OFDM 技术主要的应用领域 | 第20-21页 |
·OFDM 技术优缺点分析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O-OFDM 技术基本原理 | 第24-34页 |
·O-OFDM 系统原理 | 第24-27页 |
·O-OFDM 技术简介 | 第24-25页 |
·O-OFDM 系统原理框图 | 第25-26页 |
·O-OFDM 技术的基本原理及频谱利用率 | 第26-27页 |
·O-OFDM 系统的基本技术 | 第27-32页 |
·光调制技术 | 第27-28页 |
·快速傅里叶变化及反变换技术(FFT/IFFT) | 第28-30页 |
·循环前缀与保护间隔 | 第30-32页 |
·光纤通信中传统的色散补偿方案 | 第32-33页 |
·本章总结 | 第33-34页 |
4 O-OFDM 系统仿真研究 | 第34-51页 |
·DDO-OFDM 系统研究 | 第34-36页 |
·线性映射DDO-OFDM | 第34-35页 |
·非线性映射DDO-OFDM | 第35-36页 |
·DDO-OFDM 系统仿真 | 第36-41页 |
·DDO-OFDM 系统的仿真模型 | 第36-40页 |
·DDO-OFDM 系统性能分析 | 第40-41页 |
·CO-OFDM 系统研究 | 第41-50页 |
·CO-OFDM 系统工作原理 | 第42-45页 |
·CO-OFDM 系统的仿真 | 第45-46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本章总结 | 第50-51页 |
5 光OFDM 中关键技术研究 | 第51-70页 |
·相位补偿技术 | 第51-56页 |
·O-OFDM 系统中的相位偏移分析 | 第51-52页 |
·相位补偿的具体方法 | 第52-54页 |
·相移补偿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同步技术 | 第56-65页 |
·同步问题概述 | 第56-57页 |
·同步偏差对O-OFDM 系统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57-58页 |
·符号定时同步偏差对系统的影响 | 第58-60页 |
·符号定时同步算法 | 第60-64页 |
·仿真及性能比较 | 第64-65页 |
·O-OFDM 系统峰均比研究 | 第65-69页 |
·OFDM 信号的PAPR 及其分布 | 第65-66页 |
·降低O-OFDM 系统PAPR 的方法 | 第66-67页 |
·降低PAPR 后的效果分析 | 第67-69页 |
·本章总结 | 第69-70页 |
6 结论 | 第70-72页 |
·总结 | 第70-71页 |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