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燃气轮机(燃气透平)论文--理论论文

湿压缩性能及其雾化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引言第11页
   ·湿压缩技术的特点及关键技术——雾化第11-13页
   ·雾化理论的发展和国内外应用现状第13-18页
     ·雾化理论的发展第13-14页
     ·雾化技术国外现状第14-16页
     ·雾化技术国内现状第16-17页
     ·雾化方法第17-18页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18-19页
第2章 湿压缩过程的热力分析第19-34页
   ·湿压缩过程的理论分析第19-20页
   ·湿压缩增加循环功的机理第20-22页
   ·湿压缩过程的损失分析第22-33页
     ·干压缩数学模型第23-25页
     ·湿压缩数学模型第25-30页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30-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雾化喷嘴的设计及流场的数值模拟第34-63页
   ·雾化分析第34-37页
     ·不同雾化方式的比较第34-36页
     ·闪蒸雾化过程中液滴的受力分析第36-37页
   ·闪蒸雾化过程分析第37-40页
     ·一次雾化第38-39页
     ·二次雾化第39-40页
   ·雾化喷嘴的设计第40-47页
     ·喷嘴类型的比较第40-41页
     ·离心喷嘴的设计第41-47页
   ·闪蒸雾化流场的数值模拟第47-62页
     ·控制方程第47-48页
     ·离散相模型第48-49页
     ·气相湍流模型及组分运输模型第49-50页
     ·数值求解方法第50-51页
     ·网格生成及边界条件第51-53页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第53-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闪蒸雾化装置的设计及实验研究第63-90页
   ·闪蒸雾化实验装置的组成及布置第63-68页
     ·喷嘴第64页
     ·供水系统第64-66页
     ·温度测量系统第66-68页
   ·实验步骤第68-69页
   ·粒度的测量及测量原理第69-78页
     ·PDA测量系统及原理第69-72页
     ·粒度表示及数据处理第72-78页
   ·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第78-87页
   ·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的对比比较第87-89页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结论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7-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6种绣线菊(Spiraea Linn.)抗寒能力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Si3N4-TiN-SiC反应烧结机理与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