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胃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小鼠胃排空和血清胃泌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英文缩略语表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1 中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对病名的认识 | 第10-11页 |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1-13页 |
·中医古代文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的论述 | 第11-12页 |
·中医现代医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2-13页 |
·对治疗的研究 | 第13-17页 |
·中医古代文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论述 | 第13-14页 |
·中医现代医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临床研究 | 第14-16页 |
·中医现代医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实验研究 | 第16-17页 |
2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 第17-26页 |
·病因和发病机制 | 第17-22页 |
·消化道运动障碍 | 第18-19页 |
·胃肠激素分泌失常 | 第19-20页 |
·神经递质表达异常 | 第20-21页 |
·内脏感觉高敏感性 | 第21页 |
·幽门螺杆菌感染 | 第21页 |
·精神应激 | 第21页 |
·饮食生活习惯 | 第21-22页 |
·诊断标准及分型 | 第22-23页 |
·治疗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促胃肠动力药 | 第23-24页 |
·抗酸剂和抑酸剂 | 第24-25页 |
·胃粘膜保护剂 | 第25页 |
·抗幽门螺杆菌药 | 第25页 |
·抗抑郁药 | 第25-2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实验动物 | 第26页 |
·实验药物及试剂 | 第26页 |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药物配制 | 第26-27页 |
·给药方法 | 第27页 |
·实验步骤 | 第27页 |
·指标的检测方法 | 第27-29页 |
·一般状态 | 第28页 |
·小鼠胃排空的检测 | 第28页 |
·HE染色病理组织学观察 | 第28-29页 |
·小鼠GAS的检测 | 第29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29-30页 |
结果 | 第30-34页 |
1 一般状态 | 第30页 |
2 体重变化 | 第30-31页 |
3 胃排空检测结果 | 第31-32页 |
4 血清GAS检测结果 | 第32-33页 |
5 病理组织学观察 | 第33-34页 |
讨论 | 第34-41页 |
1 实验研究分析 | 第34-35页 |
·益胃散对小鼠胃排空的影响 | 第34页 |
·益胃散对小鼠血清GAS的影响 | 第34-35页 |
2 功能性消化不良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35-37页 |
3 益胃散的组方原理及现代药理研究 | 第37-39页 |
4 问题与展望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附图 | 第48-50页 |
个人简历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