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园林建筑论文

私家园林中的桥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引言第10-14页
 (一) 选题的依据第10页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四) 主要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难点第12页
 (五) 课题的研究对象及切入点第12页
 (六) 相关概念厘定第12-14页
  1、园桥与陆桥作用上的区别第13页
  2、园桥与陆桥形制上的区别第13-14页
第一章 园桥的探寻第14-26页
 (一) 园桥的草创期(萌芽期)——以功能为主第14-16页
  1、先秦时期第14-15页
  2、秦汉时期第15-16页
 (二) 园桥的形成期——功能与观赏并重第16-22页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16-18页
  2、隋、唐时期第18-22页
 (三) 园桥的成熟期——以观赏为主第22-26页
  1、两宋时期第22-23页
  2、明清时期第23-26页
第二章 种类繁多的园桥第26-37页
 (一) 平桥第26-29页
  1、多样的变化运用第26-28页
  2、形制的嬗变第28-29页
 (二) 曲桥第29-31页
  1、基本概念第29-30页
  2、园林中的呈现形式第30页
  3、体量的改变第30-31页
 (三) 拱桥第31-33页
  1、常见的样式第32-33页
  2、材料的多样与更替第33页
 (四) 亭桥与廊桥第33-35页
  1、亭桥第33-34页
  2、廊桥第34-35页
 (五) 汀步桥、步石第35-37页
第三章 园桥的设置及用途第37-48页
 (一) 园桥的设置第37-45页
  1、园桥的选址第37-38页
  2、空间构成第38-39页
  3、设计理法第39-43页
  4、空间审美第43-45页
 (二) 多样的用途第45-48页
  1、作为通道第46页
  2、点景第46页
  3、观景第46页
  4、隔景第46页
  5、对景运用第46页
  6、补景第46-47页
  7、组景第47页
  8、引景第47页
  9、增强趣味第47-48页
第四章 园桥的装饰之美第48-56页
 (一) 园桥的装饰构件美第48-52页
  1、桥身装饰第48-51页
  2、附加物装饰第51-52页
 (二) 园桥的意境美第52-56页
  1、画意之美第52页
  2、品题第52-56页
第五章 各具地方特色的园桥第56-63页
 (一) 南北方园桥的差异第56-59页
  1、体量第56页
  2、类型第56-58页
  3、色彩第58页
  4、装饰第58-59页
 (二) 中日园桥的比较第59-63页
第六章 私家园林中的桥对如今社区、公园等景观设计的现实意义第63-69页
 (一) 因境成景——园桥的设制第63-65页
  1、静观与动观第63-64页
  2、仰观与俯视第64-65页
  3、含蓄与对比第65页
 (二) 量体裁衣——材料与装饰第65-67页
  1、形制变化与装饰第65-66页
  2、材料的回归与创新第66-67页
 (三) 影响与发展第67-69页
结语第69-72页
 (一) 私家园林中桥的特点第69-70页
  1、小中见大——本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第69页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第69页
  3、诗画点缀的意趣第69-70页
 (二) 对私家园林中桥研究的现实意义第70-72页
  1、继承中创新第70-71页
  2、园桥设置备忘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7页
图片说明第77-82页
附录一 表1 园桥考察表第82-91页
附录二 表2 园桥类型表第91-95页
附录三 表3 部分园林园桥数量统计表第95-96页
附录四 曲桥实测图第96-98页
附录五 苏州园林有关桥的诗词摘录第98-101页
附录六 有关苏州园林桥的题刻摘录与收集第101-103页
附录七 有关苏州园林桥的匾额摘录与收集第103-104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论文第104-105页
后记第105-106页
详细摘要第106-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胚胎期肉鸡肝脏脂类代谢关键因子的筛选及DHEA的调控研究
下一篇:苏北阜宁县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状况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