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劳动保险法令论文

论我国工伤事故的法律救济方式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9页
一、工伤事故的界定和特征第9-14页
 (一) 理论界对工伤事故含义的认识第9-10页
 (二) 工伤的范围第10-11页
 (三) 工伤的分类第11页
 (四) 工伤事故的法律特征第11-14页
二、工伤事故救济方式的演变第14-21页
 (一) 侵权责任的救济——从过错责任到无过错责任第14-17页
 (二) 雇主责任保险的产生第17-18页
 (三) 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损失承担社会化第18-20页
 (四) 我国当代工伤保险制度概况第20-21页
三、工伤保险赔偿救济方式与民事侵权故赔偿救济方式之比较第21-27页
 (一) 两种救济方式的联系第21页
 (二) 两种救济方式的差异第21-27页
四、两种救济方式的利弊分析第27-29页
五各国工伤事故几种救济模式分析第29-33页
 (一) 选择(ELECTION)模式第29-30页
 (二) 免除(RELIEVING THE TORTFEASOR)模式第30-31页
 (三) 兼得(CUMULATION)模式第31-32页
 (四) 补充(SUPPLEMENTATION)模式第32-33页
六、我国工伤事故救济方式的现状及、完善第33-40页
 (一) 我国关于工伤救济的立法规定第33-35页
 (二) 我国理论界关于两种救济方式关系的争议第35-36页
 (三) 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6-37页
 (四) 对我国未来建立工伤损害综合救济体系的建议第37-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43-44页
详细摘要第44-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完善我国劳动力派遣法律规制的思考
下一篇:广义非线性亚临界湿对称不稳定的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