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科学社团的历史演进与社会影响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1 中国近代科学社团的演化及原因 | 第10-21页 |
|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近代科学社团的萌发 | 第10-13页 |
| ·近代科学社团萌发的思想文化背景 | 第10-11页 |
| ·近代科学社团的萌芽——上海格致书院 | 第11-13页 |
| ·维新变法时期:中国近代科学社团的兴起 | 第13-15页 |
| ·近代科学社团兴起的原因 | 第13-14页 |
| ·维新变法时期近代科学社团概况 | 第14-15页 |
| ·清末新政时期:中国近代科学社团的活跃 | 第15-18页 |
| ·近代科学社团活跃的主要原因 | 第16页 |
| ·新政时期近代科学社团概况 | 第16-18页 |
| ·中华民国初期:中国近代科学社团的发展 | 第18-21页 |
| ·民国的成立为近代科学社团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 第18-19页 |
| ·民国初期近代科学社团概况 | 第19-21页 |
| 2 中国近代科学社团的发展特色 | 第21-31页 |
| ·在曲折发展的同时存在明显不足 | 第21-23页 |
| ·门类逐渐齐全,制度渐趋完善 | 第21-22页 |
| ·地域分布不平衡,未能形成科学体制化 | 第22-23页 |
| ·在与传统文化既融合又碰撞中缓慢演进 | 第23-26页 |
| ·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对科学社团的促进 | 第23-24页 |
| ·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科学社团的制约 | 第24-26页 |
| ·在现实社会的激发与阻碍中艰难生存 | 第26-31页 |
| ·特殊的国情客观上推动了科学社团的产生 | 第26-27页 |
| ·动荡的社会现实阻碍了科学社团的充分发展 | 第27-31页 |
| 3 近代科学社团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第31-39页 |
| ·近代科学社团对中国近代科学的影响 | 第31-36页 |
| ·促进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深入传播 | 第31-33页 |
| ·带动了科技期刊的创建与完善 | 第33-35页 |
| ·推进了科学家的职业化、专业化 | 第35-36页 |
| ·近代科学社团对社会其他方面的影响 | 第36-39页 |
| ·注重实践应用,加强社会推广力度 | 第37-38页 |
| ·传播平等思想,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 第38-39页 |
| 结论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