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14页 |
| ·选题背景、理论依据及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 ·融资结构与资本结构 | 第11页 |
| ·企业价值目标 | 第11-12页 |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相结合 | 第12页 |
|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第12-13页 |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 2 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综述 | 第14-26页 |
|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 第14-16页 |
| ·净收益理论 | 第15页 |
| ·净营业收益理论 | 第15页 |
| ·传统折衷理论 | 第15-16页 |
| ·现代企业融资理论 | 第16-21页 |
| ·MM理论 | 第16-18页 |
| ·权衡理论 | 第18-21页 |
| ·现代企业融资理论的新发展 | 第21-24页 |
| ·Jensen和 Meckling的代理成本理论 | 第21-22页 |
| ·Grossman和 Hart的财务契约理论 | 第22-23页 |
| ·Ross的信号理论 | 第23页 |
| ·Myres and Maijluf的啄食顺序模型 | 第23-24页 |
| ·国内外学者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问题的研究 | 第24-25页 |
| ·本章小节 | 第25-26页 |
| 3 火电类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 | 第26-40页 |
| ·发达国家上市公司融资特点 | 第26-28页 |
| ·火电类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实证研究 | 第28-36页 |
| ·研究对象 | 第28-30页 |
| ·研究模型 | 第30-31页 |
| ·实证结果 | 第31-36页 |
| ·实证结论 | 第36页 |
| ·火电类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36-38页 |
| ·指标选取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36-37页 |
| ·实证研究及结果 | 第37-38页 |
| ·本章小节 | 第38-40页 |
| 4 火电类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形成原因研究 | 第40-52页 |
| ·制度因素与火电类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 | 第40-43页 |
| ·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 第40-42页 |
| ·企业考核制度分析 | 第42-43页 |
| ·融资成本因素与火电类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 | 第43-47页 |
| ·股票融资成本的构成 | 第43-45页 |
| ·债券融资成本 | 第45-46页 |
| ·长期借款成本 | 第46页 |
| ·三种融资成本比较 | 第46-47页 |
| ·信息不对称因素与火电类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 第47-49页 |
| ·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 第47-49页 |
| ·信息不对称与企业的监督和激励 | 第49页 |
| ·债券市场因素与火电类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 第49-51页 |
| ·本章小节 | 第51-52页 |
| 5 全文结论和问题解决思路 | 第52-57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优化火电类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参考建议 | 第53-57页 |
|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 第53-54页 |
| ·加强融资成本核算,考虑融资隐性成本 | 第54页 |
|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减少信息不对称 | 第54-56页 |
| ·加快企业债券市场的建设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作者简历 | 第59-6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