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

中文摘要第1页
英文摘要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5页
   ·引言第7-9页
     ·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必要性第7-8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的主要优点第8-9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主设备介绍第9-11页
     ·燃气轮机结构及性能介绍第9-10页
     ·余热锅炉的特点第10-11页
     ·联合循环汽轮机的特点第11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控制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1-13页
     ·控制系统硬件平台的发展第12页
     ·控制策略的应用研究第12-13页
   ·本文的主要任务第13页
   ·仿真环境的介绍第13-14页
     ·MATLAB/Simulink第13-14页
     ·MATLAB Fuzzy Logic Toolbox第14页
   ·本章小节第14-15页
第二章 联合循环模型第15-33页
   ·联合循环电站系统简介第15-18页
   ·燃气轮机电站模型第18-24页
   ·余热锅炉及蒸汽轮机的模型第24-30页
     ·余热锅炉模型第24-29页
     ·汽机模型第29-30页
   ·联合循环的模型第30-32页
   ·本章小节第32-33页
第三章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设计第33-50页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原理第33-34页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设计第34-39页
   ·模糊自适应控制器的优化设计第39-49页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参数的优化设计第39-41页
     ·模糊自适应控制器模糊控制规则的优化设计第41-49页
   ·本章小节第49-50页
第四章 联合循环机组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应用研究第50-58页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与PID控制的调节效果比较第50-51页
   ·常规PID控制器实现对联合循环机组控制研究仿真第51-54页
   ·联合循环机组模糊自适应控制器的控制研究仿真第54-57页
   ·本章小节第57-58页
第五章 总结第58-59页
   ·结论第58页
   ·尚待解决的问题第58页
   ·本章小节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外对华反倾销现状、影响和应对策略研究
下一篇:技术性和艺术性完美综合的典范--析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作品3之2和作品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