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小麦光温敏不育系的育性转换 | 第9-10页 |
·小麦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 第10页 |
·小麦孤雌生殖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孤雌生殖诱导方法 | 第10-13页 |
·孤雌生殖后代鉴定方法 | 第13-14页 |
·化学调控对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育性转换作用研究 | 第14-16页 |
·化学调控及其方式 | 第14-15页 |
·化学调控对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育性的影响 | 第15-16页 |
·利用塑料膜覆盖技术进行二系杂交小麦制种研究 | 第16-18页 |
·二系法杂交小麦制种技术 | 第16-18页 |
·塑料膜覆盖技术 | 第18页 |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意义 | 第18-21页 |
·二系杂交小麦的重要意义 | 第18页 |
·二系杂交小麦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8-19页 |
·小麦光温敏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问题 | 第18-19页 |
·高产保纯制种问题 | 第19页 |
·解决办法 | 第19-21页 |
·利用孤雌生殖技术快速培育优良光温敏雄性不育系 | 第19页 |
·利用化学调控技术调控雄性不育系育性 | 第19-20页 |
·利用塑料膜覆盖技术进行高产保纯制种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孤雌生殖技术培育小麦光温敏不育系研究 | 第21-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材料 | 第21页 |
·方法 | 第21-25页 |
·孤雌生殖诱导 | 第21-22页 |
·孤雌生殖后代鉴定 | 第22-25页 |
·SSR引物 | 第23页 |
·DNA提取 | 第23-24页 |
·PCR扩增 | 第24-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3页 |
·孤雌生殖诱导 | 第25-29页 |
·阜阳不同药剂诱导孤雌生殖情况分析 | 第25-27页 |
·北京不用药剂诱导孤雌生殖情况分析 | 第27-29页 |
·孤雌生殖后代鉴定 | 第29-33页 |
·种子大小 | 第29页 |
·植株形态 | 第29页 |
·SSR分析 | 第29-33页 |
·讨论 | 第33-35页 |
·孤雌生殖诱导效率 | 第33-34页 |
·孤雌生殖后代SSR鉴定分析 | 第34页 |
·孤雌生殖产生二倍体发生机制 | 第34页 |
·进一步工作内容 | 第34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化学调控对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育性转换作用研究 | 第35-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材料 | 第35页 |
·方法 | 第35-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38页 |
·不同药剂对不育系材料育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不同药剂对不育系材料植株性状的影响 | 第37-38页 |
·讨论 | 第38-40页 |
4 利用塑料膜覆盖技术进行二系杂交小麦制种 | 第40-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材料 | 第40页 |
·方法 | 第40-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3页 |
·盖膜对BS366育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盖膜对农艺性状和制种产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盖膜对BS366育性的影响 | 第43页 |
·在不育系自繁地进行盖膜制种成本分析 | 第43页 |
·对盖膜制种方法的改进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