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森林产权流转与补偿研究--以子洲县为例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 第2章 子洲县森林生产与森林权益的背景条件分析 | 第13-20页 |
| ·森林立地自然条件分析 | 第13-16页 |
| ·地质、地貌 | 第13-15页 |
| ·气象、水文 | 第15页 |
| ·土壤、植被 | 第15-16页 |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16-17页 |
| ·人口与经济收入状况 | 第16页 |
| ·土地利用情况 | 第16-17页 |
| ·子洲县林业发展概况 | 第17-18页 |
| ·集体林改革之前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 ·林业发展缺乏动力 | 第18-19页 |
| ·林业产权经营主体分散 | 第19页 |
| ·林业产权流转受到限制 | 第19-20页 |
| 第3章 林权划分的历史沿革与子洲县林权现状 | 第20-29页 |
| ·2003年以前林业改革探索历程 | 第20-22页 |
| ·林地私有化时期 | 第20页 |
| ·林地集体化时期 | 第20-21页 |
| ·林业经营多元化时期 | 第21-22页 |
| ·新时期森林产权改革概述 | 第22-25页 |
| ·森林产权内涵 | 第22-23页 |
| ·林业产权改革简介 | 第23-24页 |
| ·林业改革的意义 | 第24-25页 |
| ·子洲县森林产权划分的现状 | 第25-29页 |
| ·子洲县森林产权划分的实施情况 | 第25-26页 |
| ·子洲县森林产权界定的依据 | 第26-29页 |
| 第4章 森林产权的流转与补偿——以子洲县为例 | 第29-41页 |
| ·商品林流转的实现 | 第29-30页 |
| ·商品林流转的政策保障 | 第29-30页 |
| ·林权流转操作过程 | 第30页 |
| ·生态公益林的补偿 | 第30-34页 |
| ·公益林的特征 | 第30-32页 |
| ·子洲县公益林补助的政策支持 | 第32-34页 |
| ·子洲县生态林水土保持价值的核算 | 第34-41页 |
| ·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研究 | 第34-35页 |
| ·子洲县公益林水土保持价值量计算方法选取原则 | 第35-37页 |
| ·子洲县生态林水土保持价值核算 | 第37-41页 |
| 第5章 公益林权流转与生态购买 | 第41-56页 |
| ·公益林承包合同的特殊性 | 第41-42页 |
| ·子洲县公益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42-46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 ·对策与建议 | 第44-46页 |
| ·生态购买对于西部生态脆弱区的意义 | 第46-50页 |
| ·生态购买概念及其特点 | 第46-48页 |
| ·子洲县实施生态购买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 | 第48-50页 |
| ·生态购买实施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 第50-55页 |
| ·严格购买对象和区域 | 第50页 |
| ·购买价格的确定 | 第50-53页 |
| ·购买落实步骤 | 第53-54页 |
| ·购买时机的确定 | 第54-55页 |
| ·生态购买在现阶段的实现设想 | 第55-56页 |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6-59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讨论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