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设置与运行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引言第10-16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文献综述第11-14页
     ·国外有关本题的研究第11-12页
     ·国内有关本题的研究第12-14页
   ·研究思路第14-15页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5页
   ·研究不足第15-16页
2 审计委员会概述第16-27页
   ·审计委员会的内涵第16页
   ·审计委员会产生的理论基础——代理理论第16-17页
   ·审计委员会的起源和发展第17-19页
   ·审计委员会的职能第19-23页
     ·审计委员会职能的界定第19-21页
     ·审计委员会的基本职能第21-23页
   ·审计委员会的设置模式第23-27页
     ·三种设置模式第23-25页
     ·三种模式评述第25-27页
3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及对审计委员会的需求第27-33页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第27-31页
     ·公司治理的内涵第27-29页
     ·我国公司治理的现状第29-31页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对审计委员会的需求第31-33页
     ·对董事会治理机制的弥补—防止内部人控制第31页
     ·对监事会治理机制的弥补—加强监督功能第31-33页
4 我国审计委员会的设置与运行现状第33-51页
   ·我国审计委员会的设置第33-35页
     ·相关制度规定第33-34页
     ·审计委员会的设置现状第34-35页
   ·我国审计委员会的设置模式第35-36页
   ·我国审计委员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第36-40页
     ·激励机制第36-39页
     ·约束机制第39-40页
   ·我国审计委员会与相关各方的关系第40-45页
     ·审计委员会与董事会的关系第40-41页
     ·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的关系第41-42页
     ·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关系第42-43页
     ·审计委员会与外部审计的关系第43-45页
   ·案例分析—A公司第45-47页
     ·案例概述第45-46页
     ·案例简评第46-47页
   ·设置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第47-51页
     ·《准则》界定模糊、可操作性不强。第47-48页
     ·成员的独立性难以保障第48-49页
     ·成员的职业背景不合理第49-50页
     ·知情权与工作时间得不到保证第50页
     ·信息披露要求缺乏强制性第50-51页
5 推进我国审计委员会有效运行的建议第51-57页
   ·外部环境方面第51-54页
     ·健全法律法规,提供制度保障第51-52页
     ·改革公司上市制度第52页
     ·继续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第52-53页
     ·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第53-54页
   ·内部机制方面第54-57页
     ·完善成员的选聘和退出机制第54页
     ·完善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自我评价第54-55页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信息透明度第55-57页
附录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2-63页
详细摘要第63-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立和完善对法官的投诉与惩戒制度--试论在我国设立司法投诉中心
下一篇:魏晋南朝四中郎将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