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院校研究实践模式的构建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引言 | 第8-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 ·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 ·院校研究的基本属性 | 第11页 |
| ·我国如何借鉴并开展院校研究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文献法 | 第13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13页 |
| ·比较分析法 | 第13-14页 |
| 2 院校研究的概念及特征 | 第14-18页 |
| ·院校研究的概念 | 第14-15页 |
| ·国外主流观点 | 第14页 |
| ·国内主流观点 | 第14-15页 |
| ·院校研究的特征 | 第15-18页 |
| ·院校研究的研究对象是高校自身 | 第15-16页 |
| ·院校研究的性质是基于本校需求的应用研究 | 第16页 |
| ·院校研究的任务是提供决策咨询 | 第16-17页 |
| ·院校研究的方法是以定量为主 | 第17-18页 |
| 3 我国院校研究的现状 | 第18-28页 |
| ·我国院校研究的主体及形式 | 第18-25页 |
| ·高校教育研究机构 | 第18-19页 |
| ·发展规划部门 | 第19-23页 |
| ·校长办公室 | 第23-24页 |
| ·普通行政职能部门 | 第24-25页 |
| ·我国院校研究的不足 | 第25-28页 |
| 4 分析与借鉴:美国院校研究实践模式 | 第28-33页 |
| ·集中模式 | 第28-29页 |
| ·有组织分散模式 | 第29-31页 |
| ·分裂化模式 | 第31-33页 |
| 5 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院校研究实践模式的构建 | 第33-48页 |
| ·外部环境 | 第33-34页 |
| ·办学自主权 | 第33页 |
| ·竞争机制 | 第33-34页 |
| ·社会问责 | 第34页 |
| ·内部环境 | 第34-35页 |
| ·有限理性与行政支持 | 第34-35页 |
| ·民主决策机制 | 第35页 |
| ·理论基础 | 第35-36页 |
| ·构建原则 | 第36-37页 |
| ·柔性原则 | 第36页 |
| ·协调性原则 | 第36-37页 |
| ·整合性原则 | 第37页 |
| ·高效性原则 | 第37页 |
| ·基于矩阵制的院校研究实践模式设计 | 第37-39页 |
| ·矩阵制院校研究实践模式的优势 | 第39-40页 |
| ·有利于提高院校研究的效率 | 第39页 |
| ·有利于合理高效的配置研究资源 | 第39-40页 |
| ·有利于跨院系-部门的协作研究 | 第40页 |
| ·有利于院校研究的深入开展 | 第40页 |
| ·有利于院校研究紧密围绕高校总体目标进行 | 第40页 |
| ·矩阵制院校研究实践模式的局限性 | 第40-41页 |
| ·模式运行的保障条件 | 第41-48页 |
| ·数据基础 | 第41-43页 |
| ·研究方法 | 第43-45页 |
| ·人员素质 | 第45-46页 |
| ·有效沟通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附录 | 第52-55页 |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2-53页 |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53-54页 |
| C:“院校研究”开展情况调查问卷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