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旧冷再生路面状况调查及病害原因 | 第15-22页 |
·旧冷再生路面状况调查 | 第15-19页 |
·道路概况 | 第15页 |
·路面状况调查 | 第15-19页 |
·病害原因分析 | 第19-22页 |
·路面病害特点 | 第19-20页 |
·病害形成原因 | 第20-22页 |
第三章 二次再生混合料微观结构及强度形成机理 | 第22-31页 |
·稳定剂的选择 | 第22-23页 |
·沥青类稳定剂 | 第22页 |
·水泥类稳定剂 | 第22-23页 |
·水泥稳定类材料强度形成原理 | 第23-25页 |
·水泥稳定类材料强度形成机理 | 第23-24页 |
·影响水泥稳定材料强度的因素 | 第24-25页 |
·二次再生混合料微观结构及强度形成原理 | 第25-31页 |
·二次再生路面材料性状分析 | 第25-26页 |
·二次再生混合料微观结构及强度形成机理 | 第26-31页 |
第四章 二次再生材料组成设计及路用性能 | 第31-54页 |
·二次再生原材料性能及组成 | 第31-35页 |
·二次再生原材料组成 | 第31-33页 |
·二次再生原材料、新骨料性能 | 第33-35页 |
·二次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35-39页 |
·级配组合设计 | 第35-36页 |
·配合比的确定 | 第36-39页 |
·次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第39-54页 |
·力学性能研究 | 第39-46页 |
·稳定性研究 | 第46-54页 |
第五章 二次再生路面结构承载力及结构适应性 | 第54-74页 |
·原路面及铣刨后剩余旧路结构层顶面承载力 | 第54-57页 |
·试验路概况及大修方案 | 第54页 |
·承载力分析 | 第54-57页 |
·二次再生路面材料修筑基层后的路面结构承载力 | 第57页 |
·103国道大修路面结构承载力分析 | 第57页 |
·106国道大修路面结构承载力分析 | 第57页 |
·二次再生路面材料用于路面结构的适应性 | 第57-74页 |
·基于二次再生路面材料强度与路用性能的适应性分析 | 第57-58页 |
·基于应力状况和结构性能的二次再生路面材料适应性分析 | 第58-74页 |
第六章 二次再生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 | 第74-90页 |
·二次冷再生技术分类 | 第74-76页 |
·就地二次冷再生 | 第74-75页 |
·厂拌二次冷再生 | 第75-76页 |
·二次冷再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 第76-88页 |
·就地二次冷再生施工工艺 | 第76-79页 |
·就地二次冷再生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 第79页 |
·就地二次冷再生质量控制要点 | 第79-83页 |
·厂拌二次冷再生施工工艺 | 第83-84页 |
·厂拌二次再生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 第84-85页 |
·厂拌二次冷再生质量控制要点 | 第85-87页 |
·施工现场检测数据 | 第87-88页 |
·二次再生沥青路面经济与社会环境效益 | 第88-90页 |
·经济效益 | 第88-89页 |
·社会与环境效益 | 第89-90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1 主要结论 | 第90-91页 |
2 深入研究建议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