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选题依据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作者主要完成的工作说明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青藏高原深部地球物理探测与地球动力学研究回顾 | 第17-31页 |
·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研究程度 | 第17-22页 |
·青藏高原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2-29页 |
·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羌塘盆地深部地球物理特征与深部结构 | 第31-41页 |
·岩石圈地幔地球物理特征 | 第31-34页 |
·地壳速度结构与Moho 错断 | 第34-37页 |
·弱航磁异常特征 | 第37页 |
·电性结构与高导低阻层特征 | 第37-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羌塘盆地二维反射地震剖面采集方法技术试验研究 | 第41-69页 |
(一) 羌塘盆地石油反射地震勘探现状与问题 | 第41-43页 |
(二) 南羌塘盆地反射地震试验 | 第43-53页 |
·工区自然地理情况及测线位置 | 第43页 |
·技术方法试验研究 | 第43-48页 |
·处理剖面效果对采集质量的验证 | 第48-49页 |
·2004 年南羌塘盆地反射地震试验取得的主要技术进步和认识 | 第49-53页 |
(三) 北羌塘盆地反射地震试验 | 第53-67页 |
·工区自然地理情况及测线位置 | 第53页 |
·技术方法试验研究 | 第53-61页 |
·调炮施工方案 | 第61页 |
·现场监控处理 | 第61页 |
·现场监控处理剖面效果 | 第61-62页 |
·2006 年北羌塘盆地反射地震试验取得的主要技术进步和认识 | 第62-67页 |
(四) 羌塘盆地反射地震数据采集方法试验总结:主要认识和建议的技术方案 | 第67-69页 |
第五章 复杂地表条件地震反射资料处理试验 | 第69-93页 |
·ProMAX 地震处理系统简介 | 第70-72页 |
·979128 测线地震反射资料处理试验 | 第72-88页 |
·979128 测线叠加剖面分析 | 第88-90页 |
·对重新处理97912、97957、97990 线反射地震资料获得的认识 | 第90-93页 |
第六章 羌塘盆地岩石圈结构对基底构造的影响及盆地构造格架 | 第93-127页 |
·关于盆地基底的讨论 | 第94-101页 |
·南羌塘盆地反射剖面初步解释 | 第101-113页 |
·北羌塘盆地反射剖面初步解释 | 第113-114页 |
·横贯羌塘盆地反射地震剖面的解释(初步建立的盆地构造格架) | 第114-125页 |
·羌塘盆地岩石圈结构对盆地构造格架的影响 | 第125页 |
·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七章 羌塘盆地岩石圈结构对油气资源远景的制约 | 第127-137页 |
·羌塘盆地地球动力学背景 | 第127页 |
·羌塘盆地油气形成条件 | 第127-131页 |
·羌塘盆地构造特征对油气资源的影响 | 第131-135页 |
·羌塘盆地油气资源远景探讨 | 第135-137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7-141页 |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137-140页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140-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50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0-151页 |
致谢 | 第151-153页 |
附图一:羌塘盆地部分反射地震剖面位置示意图 | 第153-154页 |
附图二:羌塘盆地南北向基底构造格架—反射地震剖面初步解释图 | 第154-157页 |
附图三:羌塘盆地研究区内基底构造主要断裂位置示意图 | 第157-158页 |
附表一:羌塘盆地研究区内基底构造主要断裂一览表 | 第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