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贫困大学生的复原力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Ⅰ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23页
 1 问题提出第9页
 2 研究意义第9-10页
 3 研究综述第10-19页
   ·复原力的研究轨迹第10-12页
   ·复原力的界定第12-13页
   ·复原力的研究方法第13-18页
   ·复原力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第18-19页
   ·评论第19页
 4 研究思路与研究设计第19-23页
   ·研究设计第19-21页
   ·研究思路第21页
   ·基本假设第21-23页
Ⅱ 贫困大学生复原力状况的实证研究第23-48页
 研究一 贫困大学生复原力问卷的编制第23-33页
   ·研究目的第23页
   ·研究程序第23-25页
   ·统计工具第25页
   ·结果与分析第25-33页
 研究二 贫困大学生复原力水平特点的研究第33-42页
   ·研究目的第33页
   ·研究对象第33页
   ·研究工具第33页
   ·统计工具第33页
   ·结果与分析第33-42页
 研究三 贫困大学生复原力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第42-48页
   ·研究目的第42页
   ·研究方法第42页
   ·研究工具第42-43页
   ·研究对象第43页
   ·统计工具第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47页
   ·小结第47-48页
Ⅲ 总讨论第48-56页
 1 本研究的基本取向第48页
 2 贫困大学生复原力的结构第48-50页
 3 贫困大学生复原力发展特点的研究第50-53页
   ·贫困大学生复原力水平的聚类分析第50-51页
   ·贫困大学生复原力的年级特点第51页
   ·贫困大学生复原力的地区分布特点第51-52页
   ·年级与性别的简单效应分析第52页
   ·年级与地区的简单效应分析第52页
   ·家庭收入与地区的简单效应分析第52-53页
 4 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复原力水平比较研究第53页
 5 贫困生复原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第53-54页
 6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54-56页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54-55页
   ·本研究的不足第55-56页
Ⅳ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第60-70页
后记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坪供电局物资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独立于语种的文本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