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桃花扇》的悲剧精神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桃花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8-11页 |
·对《桃花扇》主旨思想的探讨 | 第8-9页 |
·对《桃花扇》艺术成就的研究 | 第9-10页 |
·对孔尚任罢官问题的探究 | 第10-11页 |
·桃花扇》悲剧精神研究的相对薄弱 | 第11-14页 |
2《桃花扇》悲剧精神之表现 | 第14-24页 |
·忠贞爱情的悲歌 | 第14-17页 |
·预示性的开端 | 第14-15页 |
·坎坷的历程 | 第15-16页 |
·凄惨的结局 | 第16-17页 |
·有明王朝的挽歌 | 第17-20页 |
·文人努力的失败 | 第17-18页 |
·朝政大权的旁落 | 第18-19页 |
·军事斗争的失利 | 第19-20页 |
·个人命运的哀歌 | 第20-24页 |
·封建帝王的悲剧 | 第20-21页 |
·权臣势要的悲剧 | 第21-22页 |
·下层人物的悲剧 | 第22-24页 |
3《桃花扇》悲剧精神探源 | 第24-43页 |
·血与火的时代与一代遗民的悲剧 | 第24-28页 |
·风起云涌的抗清怒潮 | 第24-26页 |
·家乡遗老的亡国哀歌 | 第26-28页 |
·个人命运的悲剧 | 第28-34页 |
·汲汲功名与气阻入山 | 第29-30页 |
·浩荡皇恩与湖海苦行 | 第30-32页 |
·岸堂有边与苦海无尽 | 第32-34页 |
·遗老讲述与淮扬游历 | 第34-38页 |
·所访淮扬遗老 | 第34-36页 |
·所见明朝遗迹 | 第36-38页 |
·线索人物的悲剧色彩 | 第38-43页 |
·壮志未酬 | 第38-39页 |
·悲剧爱情 | 第39-40页 |
·壮年而悔 | 第40-43页 |
4《桃花扇》悲剧精神传播与孔尚任罢官 | 第43-52页 |
·时人观剧 | 第43-46页 |
·最初的流传 | 第43页 |
·名声鹊起 | 第43-44页 |
·康熙朝观剧 | 第44-46页 |
·后人观剧 | 第46-47页 |
·与孔尚任罢官之关系 | 第47-52页 |
·友人的反应和表现 | 第48页 |
·孔尚任的反应和表现 | 第48-49页 |
·罢官的真正原因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