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刑事司法解释的一般概述 | 第11-15页 |
第一节 刑事司法解释的概念 | 第11-13页 |
第二节 刑事司法解释的特征 | 第13-15页 |
一、完整性 | 第13页 |
二、具体性 | 第13-14页 |
三、公开性 | 第14页 |
四、严格性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刑事司法解释的缺陷 | 第15-28页 |
第一节 司法解释的形式不足 | 第15-20页 |
一、解释主体的多元化 | 第15-16页 |
二、解释形式的随意性 | 第16-18页 |
三、解释程序的主动性 | 第18-19页 |
四、检、法之间解释冲突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司法解释的实质缺陷 | 第20-28页 |
一、背离罪刑法定原则 | 第20-22页 |
二、存在越权解释现象 | 第22-23页 |
三、限制了法官的主观能动性 | 第23-25页 |
四、不利于保护被告人的利益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刑事司法解释的几点思考 | 第28-39页 |
第一节 保证司法解释严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则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加强立法解释,促进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协调发展 | 第29-31页 |
第三节 适当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使法官也应有一定的法律解释权 | 第31-33页 |
第四节 最高立法机关应对刑事司法解释加强审查监督,防止越权解释 | 第33-35页 |
第五节 构建我国“一元二级,以最高法院为主导”的刑事司法解释体制 | 第35-36页 |
第六节 重视学理解释,引导法学专家和社会公众对司法解释予以监督 | 第36-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