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5页 |
ABSTRACT | 第15-1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8-4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8-20页 |
·文献综述 | 第20-34页 |
·研究思路 | 第34-35页 |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研究框架与内容 | 第36-38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38-40页 |
第2章 中国自然垄断性行业收入问题现状与收入合理性分析 | 第40-55页 |
·中国自然垄断性行业收入问题现状的统计分析 | 第40-45页 |
·1997-2005年中国各行业收入差距比较 | 第41-44页 |
·某省电力行业职工实际年收入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第44-45页 |
·中国自然垄断性行业收入水平合理性的中外比较研究 | 第45-54页 |
·美英中电力等自然垄断性行业每元工资增加值的初次比较 | 第46-50页 |
·美英中电力等自然垄断性行业每元工资增加值的调整比较 | 第50-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3章 中国自然垄断性行业收入问题产生的多因素实证分析 | 第55-70页 |
·中国自然垄断性行业收入问题产生的多因素贡献指标设定 | 第56-59页 |
·规制条件下中国自然垄断性行业收入问题产生的多因素指标体系 | 第56-57页 |
·中国电力等自然垄断性行业收入问题的2004年面板数据 | 第57-59页 |
·中国自然垄断性行业收入问题产生的多因素贡献指标实证分析 | 第59-67页 |
·中国自然垄断性行业收入问题产生的主成分实证分析 | 第59-65页 |
·中国自然垄断性行业收入问题产生的相关矩阵赋权法实证分析 | 第65-67页 |
·主成分因子分析法与相关矩阵赋权法实证结论的比较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4章 导致自然垄断性行业收入问题的外部规制制度问题分析 | 第70-90页 |
·自然垄断性行业基本特性以及动态变化 | 第70-76页 |
·自然垄断性行业的基本特征 | 第70-72页 |
·自然垄断性行业弹性规制理论 | 第72-73页 |
·自然垄断性行业的动态变化 | 第73-76页 |
·自然垄断与行业性行政垄断制度形成根源与运行机制 | 第76-89页 |
·中国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制度形成根源分析 | 第77-81页 |
·中国自然垄断性行业主管部门(规制者)目标函数分析 | 第81-86页 |
·中国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制度运行的理论假说 | 第86-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5章 导致自然垄断性行业收入问题的厂商内部问题分析 | 第90-101页 |
·自然垄断性厂商X非效率研究 | 第90-95页 |
·X非效率在厂商中产生的根源以及表现 | 第91-92页 |
·X非效率理论在自然垄断性行业规制当中的应用 | 第92-95页 |
·自然垄断性行业在位厂商内部分配目标函数研究 | 第95-100页 |
·目前国有垄断厂商的内部分配倾向 | 第95-97页 |
·中国自然垄断性行业在位厂商经营者内部分配目标函数构建 | 第97-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6章 中国自然垄断性行业收入问题规制改革方向研究 | 第101-113页 |
·导致中国自然垄断性行业收入问题的规制制度反思 | 第101-104页 |
·对于规制原因的反思 | 第101-102页 |
·对于"政企一体性质"的解释 | 第102-104页 |
·解决中国自然垄断性行业收入问题的规制制度改革 | 第104-113页 |
·中国自然垄断性行业引入竞争与产权多元化改革 | 第104-107页 |
·中国自然垄断性行业在位厂商人事以及内部分配制度改革 | 第107-108页 |
·中国自然垄断性行业主管部门(规制者)机构改革 | 第108-113页 |
第7章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24-12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