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序言 | 第7-14页 |
·水体污染现状 | 第7页 |
·水体污染源及危害 | 第7-9页 |
·国内外污水处理厂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9-11页 |
·国外污水处理厂发展现状 | 第9页 |
·国内污水处理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1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技术路线及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12-14页 |
第二章 CARROUSEL2000氧化沟工艺特点及净化机理 | 第14-28页 |
·CARROUSEL2000氧化沟工艺发展 | 第14-16页 |
·CARROUSEL氧化沟系统形式上的演变 | 第14-15页 |
·CARROUSEL2000氧化沟除磷原理 | 第15-16页 |
·倒伞型表曝机在氧化沟的应用性能分析 | 第16-18页 |
·污泥负荷 | 第18-20页 |
·剩余污泥和污泥龄 | 第20-23页 |
·回流污泥 | 第23-26页 |
·污泥回流比 | 第25-26页 |
·内回流控制门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氧化沟溶解氧分布特性的研究 | 第28-44页 |
·污泥增长与溶解氧的关系 | 第28-32页 |
·污水生物脱氮原理 | 第29-30页 |
·影响溶解氧转移的因素 | 第30-32页 |
·氧化沟溶解氧分布特点分析 | 第32-37页 |
·氧转移速率与供气量的计算 | 第33-34页 |
·需氧量与供氧量的计算 | 第34-35页 |
·溶解氧与能耗的关系 | 第35-37页 |
·溶解氧转移模型的建立 | 第37-42页 |
·溶解氧转移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42-44页 |
第四章 自控系统的设计 | 第44-52页 |
·硬件和系统配置 | 第44-46页 |
·监视控制系统 | 第44-46页 |
·PLC网络结构 | 第46-48页 |
·系统构成 | 第48页 |
·各处理单元PLC控制策略 | 第48-51页 |
·程序设计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系统运行与处理费用的分析 | 第52-67页 |
·氧化沟参数确定的试验分析 | 第52-59页 |
·试验准备工作 | 第54-57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试验结论 | 第58-59页 |
·氧化沟运行与处理费用的分析 | 第59-64页 |
·控制DO浓度对运行费用的影响 | 第61-64页 |
·表曝机、回流泵和剩余污泥泵控制策略的确定 | 第64-66页 |
·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页 |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附录 | 第73-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