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1章 绪 论 | 第13-29页 |
|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 | 第13-14页 |
| ·手性拆分技术 | 第14-17页 |
| ·直接结晶拆分 | 第14-15页 |
| ·化学拆分 | 第15-16页 |
| ·动力学拆分 | 第16-17页 |
| ·色谱拆分 | 第17页 |
| ·光学纯BINOL 的拆分进展 | 第17-27页 |
| ·环磷酸酯法 | 第17-20页 |
| ·生物碱法 | 第20-22页 |
| ·氨基酸法 | 第22-25页 |
| ·生物酶法 | 第25-26页 |
| ·色谱法 | 第26-27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 第2章 (S)-2-吡咯烷酮-5-羧酰苯胺的HPLC 的EE 值检测方法 | 第29-34页 |
| ·引言 | 第29-30页 |
| ·实验部分 | 第30页 |
| ·仪器及试剂 | 第30页 |
| ·色谱条件 | 第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3页 |
| ·固定相中手性单体类型对外消旋对映体拆分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流动相中异丙醇含量对消旋对映体分离的影响 | 第31-32页 |
| ·流动相流速对消旋对映体分离的影响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S)-2-吡咯烷酮-5-羧酰苯胺的合成方法及其外消旋化研究 | 第34-49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合成的策略 | 第34-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0页 |
| ·(S)-2-吡咯烷酮-5-羧酰苯胺的合成 | 第35-37页 |
| ·(S)-2-吡咯烷酮-5-羧酰苯胺的外消旋化 | 第37-38页 |
| ·副产物2-烯苯胺吡咯烷-5-羧酰苯胺的反应机理 | 第38-39页 |
| ·微波条件下(S)-2-吡咯烷酮-5-羧酰苯胺的合成 | 第39-40页 |
|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 ·仪器及试剂 | 第40页 |
| ·L-谷氨酸为原料 | 第40-41页 |
| ·L-焦谷氨酸为原料 | 第41页 |
| ·L-焦谷氨酸甲酯为原料 | 第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9页 |
| 第4章 外消旋1,1′-联-2-萘酚的拆分 | 第49-60页 |
| ·引言 | 第4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3页 |
| ·外消旋BINOL 拆分工艺的改进 | 第49-51页 |
| ·外消旋BINOL 拆分正交试验 | 第51-53页 |
| ·实验部分 | 第53-57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53页 |
| ·外消旋BINOL 的合成 | 第53-57页 |
| ·外消旋BINOL 的拆分 | 第57页 |
| ·外消旋BINOL 的色谱拆分 | 第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