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1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磁刺激技术与电刺激技术的比较 | 第11-12页 |
| ·磁刺激技术原理 | 第12-14页 |
| ·时变电流产生时变磁场 | 第12-13页 |
| ·时变磁场产生涡旋感应电场 | 第13-14页 |
| ·外加感应电场除极化细胞膜 | 第14页 |
| ·磁刺激的物理参数特性 | 第14-16页 |
| ·圆形线圈与刺激强度分布 | 第14-15页 |
| ·线圈的作用深度 | 第15页 |
| ·线圈放置方向 | 第15-16页 |
| ·线圈形状对有效性的影响 | 第16页 |
| ·磁刺激在临床应用研究中的进展 | 第16-19页 |
| ·临床应用 | 第16页 |
| ·脑基础研究的应用 | 第16-18页 |
| ·治疗应用 | 第18-19页 |
| ·课题信息 | 第19-21页 |
| ·课题内容 | 第19-20页 |
| ·课题任务要求 | 第20-21页 |
| 2 方案论证 | 第21-26页 |
| ·引言 | 第21-22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 ·解决的方法 | 第22页 |
| ·设计原理 | 第22-23页 |
| ·多电容供电的自动控制转换 | 第22-23页 |
| ·线圈部分 | 第23页 |
| ·方案选择 | 第23-25页 |
| ·多电容供电的自动控制转换 | 第23-24页 |
| ·线圈部分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3 过程论述 | 第26-40页 |
| ·多电容供电的自动控制转换仿真设计 | 第26-37页 |
| ·主要技术指标 | 第26页 |
| ·理论分析 | 第26-31页 |
| ·仿真电路设计 | 第31-32页 |
| ·仿真软件设计 | 第32-37页 |
| ·线圈聚焦性仿真设计 | 第37-39页 |
| ·单线圈的磁场立体分布 | 第37-38页 |
| ·普通多匝线圈的空间场分布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4 结果分析 | 第40-47页 |
| ·多电容供电的自动控制转换 | 第40-42页 |
| ·线圈磁场建模计算仿真 | 第42-46页 |
| ·“8”字形线圈的空间磁场分布仿真计算 | 第42-44页 |
| ·普通多匝线圈 | 第44-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47-49页 |
| ·总结 | 第47页 |
| ·展望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附录1 多电容供电的自动控制转换部分仿真电路及程序 | 第54-59页 |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