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信号自动分析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提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8-9页 |
·心电图基础 | 第9-17页 |
·心电生理学基础 | 第9-10页 |
·心电图基础 | 第10-11页 |
·心电信号特征 | 第11页 |
·心电导联体系 | 第11-16页 |
·ECG 噪声类型及其特性 | 第16-17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7-19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小波变换理论及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 第21-28页 |
·引言 | 第21页 |
·小波变换概述 | 第21-23页 |
·连续小波变换 | 第23-25页 |
·离散小波变换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心电信号分析算法研究与设计 | 第28-54页 |
·心电信号滤波模块算法研究 | 第28-33页 |
·滤波器的设计与应用 | 第28-30页 |
·基于小波变换的心电信号滤波算法 | 第30-33页 |
·QRS 波检测算法研究 | 第33-37页 |
·基于滤波和阈值检测的方法 | 第33-34页 |
·基于数学模型的方法 | 第34-35页 |
·基于模板匹配的方法 | 第35页 |
·基于图形识别的方法 | 第35-36页 |
·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 | 第36-37页 |
·心电波形识别模块算法研究 | 第37-44页 |
·基于小波变换的 QRS 波形检测算法 | 第37-38页 |
·QRS 波检测算法优化 | 第38-40页 |
·Q、S 波的定位算法 | 第40-41页 |
·P 波的检测算法 | 第41-42页 |
·T 波的检测算法 | 第42页 |
·QRS 波宽度和幅度的提取算法 | 第42-43页 |
·Q-T 间期的提取算法 | 第43页 |
·ST 段测量算法 | 第43-44页 |
·心电异常模块算法研究 | 第44-52页 |
·心电异常分类 | 第44-45页 |
·心电分析阈值选取原则 | 第45页 |
·室上性心电异常判别算法 | 第45-49页 |
·心动过速 | 第45-46页 |
·心动过缓 | 第46-47页 |
·停搏 | 第47-48页 |
·室上性早搏 | 第48页 |
·心律不齐 | 第48-49页 |
·室性心电异常判别算法 | 第49-52页 |
·偶发性室性早搏 | 第49-50页 |
·成对早搏 | 第50-51页 |
·联律、室速 | 第51-52页 |
·待定波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心电自动分析软件的设计、实现与测试 | 第54-60页 |
·分析软件的设计 | 第54-56页 |
·功能描述 | 第54页 |
·12 导联心电分析系统软件的设计 | 第54-56页 |
·编程工具与开发环境 | 第56页 |
·心电分析功能实现概要 | 第56-57页 |
·心电数据库管理功能实现概要 | 第57-58页 |
·临床研究 | 第58-60页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第60-63页 |
·总结 | 第60-61页 |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摘要 | 第66-69页 |
Abstract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