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坳陷孔店南部孔一、孔二段物源分析及古地理环境意义
| 内容摘要 | 第1-7页 |
| 绪论 | 第7-10页 |
| 1 选题依据 | 第7页 |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 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8页 |
| 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8页 |
| 5 文章所涉及的领域及研究方向 | 第8-9页 |
| 6.实物工作量 | 第9-10页 |
| 第一章 地质构造背景与层序地层划分 | 第10-21页 |
|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10-16页 |
| ·层序地层划分 | 第16-19页 |
| ·研究区内层序及基准面旋回划分方案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轻重矿物物源分析 | 第21-47页 |
| ·轻重矿物概述 | 第21-24页 |
| ·研究区域内重矿物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 ·层序Ⅰ轻重矿物物源分析 | 第26-32页 |
| ·层序Ⅱ轻重矿物物源分析 | 第32-40页 |
| ·层序Ⅲ轻重矿物物源分析 | 第40-47页 |
| 第三章 地质特征物源分析 | 第47-61页 |
| ·层序Ⅰ | 第47-51页 |
| ·层序Ⅱ | 第51-56页 |
| ·层序Ⅲ | 第56-61页 |
| 第四章 陆源碎屑特征对源区的指示 | 第61-71页 |
| ·碎屑岩类分析法 | 第61-62页 |
| ·盆地陆源碎屑沉积物分析法 | 第62-64页 |
| ·各层序陆源碎屑特征 | 第64-71页 |
| 第五章 沉积体系与古地理环境 | 第71-78页 |
| ·沉积体系 | 第71-72页 |
| ·古地理演化 | 第72-73页 |
| ·物源与古地理环境 | 第73-78页 |
| 结论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中文摘要 | 第83-85页 |
| 英文摘要 | 第85-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