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 第9-16页 |
·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状况 | 第9-11页 |
·国内产业集群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产业集群研究存在的缺陷 | 第13-16页 |
2 产业集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 第16-23页 |
·产业集群的概念 | 第16-17页 |
·集群的基本属性及本质特征 | 第17-19页 |
·企业、专业机构在地理空间上集聚 | 第17页 |
·集聚在一起的是围绕同一产品的同行企业和相关机构 | 第17页 |
·聚集在一起的企业之间存在分工协作关系和同行竞争关系 | 第17-18页 |
·企业间分工,集群企业内部一体化程度很低 | 第18页 |
·复杂稠密的社会网络,频繁的互动和知识交流 | 第18-19页 |
·产业集群的功能优势 | 第19-23页 |
·产业集群具有外部经济性的优势 | 第19-20页 |
·产业集群可以降低交易费用 | 第20页 |
·产业集群具有组织制度优势 | 第20-21页 |
·产业集群具有竞合机制优势 | 第21-22页 |
·产业集群能够促进学习和创新 | 第22-23页 |
3 船舶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影响 | 第23-29页 |
·产业集群形成条件 | 第23-24页 |
·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 | 第24页 |
·产业集群的充分条件 | 第24页 |
·船舶工业产业集群条件分析 | 第24-27页 |
·良好的地域资源条件和相关产业基础是船舶产业集群发展的先决条件 | 第25页 |
·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环境是船舶产业集群发展的外在动力 | 第25-26页 |
·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是船舶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 | 第26页 |
·旺盛市场需求是船舶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机遇 | 第26页 |
·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是船舶产业集群获得最佳效率的关键要素 | 第26-27页 |
·船舶产业集群的主要作用与效果 | 第27-29页 |
·船舶产业集群发展是获得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的有效途径 | 第27-28页 |
·船舶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完善优化价值链、供应链的内在要求 | 第28页 |
·船舶产业集群发展是加速船舶科技创新的有效手段 | 第28-29页 |
4 世界船舶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29-37页 |
·世界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 第29-32页 |
·世界造船王国由欧美转移到东亚 | 第29-30页 |
·世界造船生产更加集中化 | 第30-31页 |
·科技水平日益成为造船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 第31-32页 |
·世界船舶工业的发展趋势 | 第32-37页 |
·造船模式日趋现代化 | 第32页 |
·船用配套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 第32-33页 |
·船舶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重组日趋普遍 | 第33-34页 |
·世界船舶工业发展呈现明显的产业集群现象 | 第34-37页 |
5 我国船舶工业的基本状况 | 第37-47页 |
·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37-40页 |
·中国船舶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 第40-44页 |
·产业集中度低 | 第41页 |
·产品结构升级缓慢 | 第41-42页 |
·船用设备配套能力远远落后于造船能力 | 第42-43页 |
·船舶设计与开发创新能力不足 | 第43-44页 |
·新时期,我国船舶工业面临的发展形势 | 第44-47页 |
6 中国船舶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 第47-52页 |
·以产业集群调整战略布局,提高船舶产业结构能力 | 第47-49页 |
·集中力量建设三大造船基地 | 第47-48页 |
·充分发挥各区域的装备制造业基础优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船用设备生产企业 | 第48-49页 |
·各大造船企业间开展错位竞争 | 第49页 |
·加强船舶产业集群中的知识创新与流动 | 第49-51页 |
·加强产学研的互动 | 第49-50页 |
·增加人才的流动 | 第50页 |
·增加设施的共享 | 第50-51页 |
·发挥政府和各类社会机构的作用,打造船舶产业集群的社会网络层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