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研究背景和动机 | 第8页 |
二、文献回顾及代表人物 | 第8-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四、创新观点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财务报表舞弊界定 | 第11-14页 |
一、舞弊的定义及分类 | 第11-13页 |
二、财务报表舞弊的涵义及特点 | 第13-14页 |
第二部分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成因与手段分析 | 第14-29页 |
一、财务报表舞弊的动因理论 | 第14-21页 |
(一) 各种理论概述 | 第14-18页 |
(二)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原因 | 第18-21页 |
二、财务报表舞弊手段的分析 | 第21-29页 |
(一) 虚增销售收入 | 第22-24页 |
(二) 多计应收账款 | 第24页 |
(三) 任意递延费用 | 第24-25页 |
(四) 隐瞒重要事项 | 第25-26页 |
(五) 其他舞弊手段 | 第26-29页 |
第三部分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舞弊的审计责任 | 第29-40页 |
一、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对注册会计师承担舞弊审计责任的规定 | 第30-32页 |
(一) 把握“重大性”和“合理保证” | 第30-31页 |
(二) 区分管理当局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 第31-32页 |
二、审计期望差对舞弊的审计责任的影响 | 第32-36页 |
(一) 审计期望差 | 第32-34页 |
(二) 国内关于审计期望差的实证研究 | 第34-35页 |
(三) 审计期望差对审计责任的影响与解决对策 | 第35-36页 |
二、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关注与舞弊审核之比较 | 第36-40页 |
(一) 舞弊审核和注册舞弊审核师 | 第36-37页 |
(二)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关注与舞弊审核之比较 | 第37-40页 |
第四部分 财务报表审计中关注舞弊的审计程序 | 第40-54页 |
一、财务报表审计中关注舞弊的基本思路 | 第40-43页 |
二、财务报表审计中关注舞弊的审计策略 | 第43-47页 |
(一) 财务报表舞弊迹象的识别 | 第43-44页 |
(二) 风险评估 | 第44-45页 |
(三) 制定审计计划 | 第45-46页 |
(四) 实施审计 | 第46-47页 |
三、财务报表审计中关注舞弊的重要审计程序 | 第47-54页 |
(一) 分析性程序 | 第47-49页 |
(二) 询问 | 第49-51页 |
(三) 函证 | 第51页 |
(四) 监盘 | 第51-52页 |
(五) 设计延伸性审计程序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